《蝶恋花》

时间: 2025-04-25 04:00:10

少年总被蹉跎误。

待得归时,忘却来时路。

风雨满城无意绪。

仰天不见鸿来处。

莫道别时真个苦。

不见伤情,见也无从诉。

一任春来秋又去,拼成杜宇啼终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总被蹉跎误。
待得归时,忘却来时路。
风雨满城无意绪。
仰天不见鸿来处。
莫道别时真个苦。
不见伤情,见也无从诉。
一任春来秋又去,
拼成杜宇啼终古。

白话文翻译:

年轻人总是被岁月的失误所困扰。
等到归来的时候,却忘记了来时的路。
风雨笼罩着整个城市,心情无比沉重。
仰头望天,却看不见鸿雁飞来的方向。
不要说分别时真的很痛苦,
看不见伤感的情绪,连诉说的机会都没有。
任凭春天来,秋天去,
拼凑成杜鹃的啼鸣,仿佛要唱个永恒。

注释:

  • 蹉跎:指时间的浪费、错过。
  • 归时:指归来的时候。
  • 无意绪:心情没有情绪、无所适从。
  • 鸿来处:指鸿雁飞来的方向,象征着远方的归属或希望。
  • 杜宇:即杜鹃,古诗中常用杜鹃鸟的叫声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克木,生于20世纪,他的诗歌作品常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面对个人成长与时代的冲突,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理解。

诗歌鉴赏:

金克木的《蝶恋花》通过对少年时光的反思,展现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全诗以“少年总被蹉跎误”开篇,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中。诗中通过对比“归时”与“来时路”,隐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过去的遗忘与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风雨满城无意绪”描绘了一种失落感,似乎整个城市都在为这种情绪而沉沦。

“仰天不见鸿来处”则是对理想与希望的追寻的无奈,鸿雁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游子与归乡的愿望,但在此处却成了无影无踪的幻影,展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求。随后的“莫道别时真个苦”再次强调了对离别之痛的感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两句“一任春来秋又去,拼成杜宇啼终古”,通过自然的轮回与杜鹃的啼鸣,表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接受。这种接受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对生命长河的深刻理解,诗人以杜鹃的叫声作为感叹,仿佛在诉说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总被蹉跎误”:表达年轻人因时光荏苒而感到失误。
  2. “待得归时,忘却来时路”:归家时已然忘记了行走的痕迹,隐喻成长的迷失。
  3. “风雨满城无意绪”:心情沉重,无法找到情绪的寄托。
  4. “仰天不见鸿来处”:对理想的追求和归属感的迷茫。
  5. “莫道别时真个苦”:对离别痛苦的质疑,反映出更多的无奈。
  6. “不见伤情,见也无从诉”:看不见情感的伤痛,也无法诉说。
  7. “一任春来秋又去”: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受。
  8. “拼成杜宇啼终古”:将生命的无常与杜鹃的啼鸣结合,象征永恒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春秋交替,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风雨以情绪,让自然景象与人的心情相呼应。
  • 对仗:如“春来秋去”,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对理想追寻的无奈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融汇成一种成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青春与理想。
  • 风雨:象征人生的磨难与困惑。
  • 鸿雁:象征归属与希望。
  • 杜宇:象征思念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少年”是指什么?

    • A. 年轻人
    • B. 老人
    • C. 小孩
  2. “风雨满城无意绪”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 A. 开心
    • B. 沮丧
    •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归属与希望
    • C. 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愁,但其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而金克木的《蝶恋花》则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呈现出一种更为深刻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20世纪中国诗人选集》
  • 《金克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