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十首 其六》
时间: 2025-01-27 04:05: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瑟瑟西风寒夜彻,秋树春华,蓦地芳菲歇。
槛外残蛩天外月,阑干十二因谁设?
叹惜秋心愁上结,何事当初,偏把芙蓉折!
恨绪情思都欲绝,泪花冷似残冬雪。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西风在夜里呼啸,秋天的树木和春天的花朵,让人突然觉得花香已经消散。
窗外的蟋蟀在鸣叫,天空中的月亮也在远方,十二个栏杆是因为什么而设置?
我惋惜秋天的心情愈发忧愁,为什么当初偏偏折了那朵芙蓉花呢!
怨恨的思绪和情感都快要绝望,眼泪如同残冬的雪一样冰冷。
注释:
- 瑟瑟:形容风声,常用来描绘寒冷的天气。
- 芳菲:指花香和花开的景象,这里隐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残蛩:残留的蟋蟀,象征孤独和凋零。
- 阑干:指栏杆,表达一种空间的隔离感。
- 芙蓉:指荷花,象征美好与脆弱。
- 泪花:眼泪,情感的流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燕婷,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她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蝶恋花十首 其六》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在秋冬交替之际对生命与情感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其忧伤的情绪和细腻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切感受。开头“瑟瑟西风寒夜彻”一句,便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西风的“瑟瑟”声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通过“秋树春华”对比四季之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暗示美好事物的易逝。
“槛外残蛩天外月”的意象则引发思考,栏杆之外的蟋蟀鸣叫与天上的月亮,象征着一种孤独的存在和对远方的眷恋。诗人不禁感叹:“阑干十二因谁设?”此句引发读者对人生设定的思考,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也是一种对命运的质疑。
“叹惜秋心愁上结”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感慨之余,回首往昔,尤其是对芙蓉花的追忆,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悔恨。最后一句“泪花冷似残冬雪”通过比喻,传达出情感的悲凉和绝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失去后难以释怀的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瑟瑟西风寒夜彻:描写寒冷的西风吹彻夜空,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秋树春华,蓦地芳菲歇:对比秋天的树木与春天的花朵,突显美好事物的突然消逝。
- 槛外残蛩天外月:窗外的蟋蟀与远方的月亮,象征远离与孤独。
- 阑干十二因谁设:质疑栏杆的存在,反映对人生境遇的思索。
- 叹惜秋心愁上结:叹息秋天的心情愈发忧愁,情感愈发沉重。
- 何事当初,偏把芙蓉折:回忆过去的选择,感到后悔与惋惜。
- 恨绪情思都欲绝:怨恨与情感交织,几欲绝望。
- 泪花冷似残冬雪:眼泪如同寒冬的雪一般冰冷,表达深切的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华与秋树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比喻:泪花比作残冬雪,形象生动,突出情感的冰冷。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惆怅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秋树:代表衰败与无情。
- 春华:象征生机与希望。
- 残蛩:孤独的象征,暗示着对往昔的回忆。
- 芙蓉:美好的事物,象征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瑟瑟”的意思是:
- A. 寂静
- B. 急促
- C. 寒冷
- D. 温暖
-
“阑干十二因谁设”中“阑干”指:
- A. 墙壁
- B. 栏杆
- C. 楼梯
- D. 门窗
-
诗中提到的“芙蓉”象征:
- A. 美好与脆弱
- B. 坚强与勇敢
- C. 忍耐与坚持
- D. 自由与奔放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燕婷的《蝶恋花》更强调情感的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柔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但都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