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醉中》

时间: 2025-01-08 03:59:16

病为兀兀安身物,酒作逢逢入脑声。

堪笑钱塘十万户,官家付与老书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为兀兀安身物,酒作逢逢入脑声。
堪笑钱塘十万户,官家付与老书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病后,虽然身体不适,却借着酒意感到一种麻木和轻松。对于钱塘的十万户人家,作者忍不住笑他们,官府的利益却交给了那些年老的书生。

注释:

  • 兀兀:形容病痛缠身,难以安宁的状态。
  • 逢逢:形容酒在脑中回荡,声响不断。
  • 堪笑:值得一笑,表达了一种讥讽的语气。
  • 钱塘:指的是钱塘江流域,因富庶而闻名。
  • 官家:指的是官府。
  • 老书生:指年老的读书人,通常指那些有学识但无实权的人。

典故解析:

钱塘在历史上因其经济繁荣而著称,诗中提到的“十万户”指代了繁华的市井生活,而“老书生”则常常与知识分子、士人相联系,寓意着一种对官场的无奈与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作品多样,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病后醉中》创作于苏轼生病的时期,反映了他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作为一位在官场上经历挫折的知识分子,苏轼对官场的无奈和对酒的依赖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病痛与醉意,表达了苏轼在身体不适时对生活的调侃和对社会的反思。诗中“病为兀兀安身物”透露出病痛的无情,而“酒作逢逢入脑声”则显示了作者选择借酒浇愁、逃避现实的心态。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病痛的沉重,也让人看到在困境中寻找快乐的无奈。接着,诗人笑谈“钱塘十万户”,带有一种讽刺意味,暗示着对当时社会繁华表象下的空虚与无奈。最后一句“官家付与老书生”,则表达了他对知识分子在权力游戏中的无力感,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整首诗风格轻松却蕴含深意,体现了苏轼的智慧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为兀兀安身物:病痛使我难以安宁,身心俱疲。
  2. 酒作逢逢入脑声:酒意环绕,醉意充斥着我的脑海。
  3. 堪笑钱塘十万户:我忍不住笑那些富庶的家庭。
  4. 官家付与老书生:官府将利益交给那些年老的学者,暗含对社会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构造,使诗歌更富韵律感。
  • 夸张:对于“十万户”的描写,强调了钱塘的繁华。
  • 讽刺:通过对“老书生”的描写,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悲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在病痛与醉意之间的挣扎,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知识分子处境的感慨,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身体的脆弱与无奈。
  • :象征逃避现实的手段与快乐的来源。
  • 钱塘:象征繁华与空虚的对比。
  • 老书生:象征知识分子的无力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苏轼在诗中使用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书籍
    B. 酒
    C. 山水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钱塘”象征着的对比。

  3. 判断题:诗中“老书生”指代的是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病后醉中》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酒的依赖与人生的感慨,但苏轼更侧重于对社会现状的讽刺和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由的渴望。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