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时间: 2025-02-04 15:50:40

鸤鸠兴独居,百两谁与将。

未见忧忡忡,既觏为龙光。

吹竽沸齐市,零雨暗空桑。

寒歌牛轭底,激烈气弥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鸤鸠兴独居,百两谁与将。
未见忧忡忡,既觏为龙光。
吹竽沸齐市,零雨暗空桑。
寒歌牛轭底,激烈气弥刚。

白话文翻译

鸤鸠在幽静的地方独自栖息,谁来陪伴我这百两黄金呢?
我未曾感到忧愁,偶然遇见了如龙光般的美好。
在热闹的齐市上,吹奏着竽乐,细雨洒落在阴暗的桑树上。
在牛轭下唱着寒冷的歌,激昂的气息愈发强烈。

注释

字词注释:

  • 鸤鸠:一种鸟,象征孤独。
  • 百两:指代金钱,暗示财富。
  • 忧忡忡:忧虑和烦恼的样子。
  • 龙光:比喻光辉灿烂的美好事物。
  • 吹竽:指吹奏竽乐,表示欢乐和热闹。
  • 空桑:桑树在雨中显得阴暗,象征环境的低沉。
  • 牛轭:一种农具,象征辛劳和艰难。
  • 激烈气:比喻情绪激昂。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龙光”可能与古代传说中龙的形象有关,龙象征着尊贵和强大,常用于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叔齐,号归隐,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晁补之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悟,透过对孤独和财富的描写,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外界纷扰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的“鸤鸠兴独居”便以孤独的鸟引出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他对陪伴的渴望,而“百两谁与将”则引出对财富的思考,是否真能带来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接下来的两句“未见忧忡忡,既觏为龙光”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尽管身处孤独,但仍能偶遇光明。诗中“吹竽沸齐市,零雨暗空桑”描绘了一幅热闹与宁静交织的画面,表现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

最后以“寒歌牛轭底,激烈气弥刚”收尾,表达了在生活的艰辛中,诗人依然保持着激昂的情绪,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鸤鸠兴独居:以鸤鸠的孤独引入,暗示诗人自身的孤寂。
  • 百两谁与将:财富虽多,内心却感到空虚,质疑陪伴的真正意义。
  • 未见忧忡忡:虽然孤独,却没有忧愁,反而感受到一种宁静。
  • 既觏为龙光:偶然的美好让诗人心中浮现希望。
  • 吹竽沸齐市:对繁华的描绘,显示出外界的热闹与喧嚣。
  • 零雨暗空桑:描绘阴暗的环境,反衬出诗人的内心状态。
  • 寒歌牛轭底:艰难的生活依旧,表现出生活的沉重。
  • 激烈气弥刚: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体现出诗人的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龙光”比喻美好的事物,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吹竽沸齐市”与“零雨暗空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与财富的思考,强调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并在艰难的生活中保持不屈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鸤鸠:孤独,内心的渴望。
  • 龙光: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 齐市:繁华与喧嚣,社会的繁忙。
  • :阴暗与忧愁,环境的压抑。
  • 牛轭:艰辛与劳动,生活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鸤鸠”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孤独
    • C. 美好
    • D. 热闹
  2. “龙光”在诗中代表的是什么?

    • A. 期望
    • B. 绝望
    • C. 财富
    • D. 忧愁
  3. 诗中提到的“寒歌”是指什么?

    • A. 快乐的歌
    • B. 忧伤的歌
    • C. 舒缓的歌
    • D. 传统的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孤独的心境,但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本诗则更多体现出一种对内心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