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钱筠甫三首 张耒 〔宋代〕
原头绿尽柳初芟,落月满川风满衫。 已过寺西三十里,为君回首驻征衔。
白话文翻译:
原野上的绿柳已被修剪,落月照耀着满川的波光,风儿吹满了我的衣衫。 我已离开寺庙向西行了三十里,为了你,我停下马车,回头望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原头:原野的边缘。
- 芟:修剪。
- 落月:指月亮即将落下,天色将亮。
- 满川:指河流或水域被月光照亮。
- 征衔:指马车的缰绳,这里代指马车。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亦体现了其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为张耒离别友人钱筠甫时所作,通过描绘清晨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离别为背景,通过描绘原野、落月、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中“原头绿尽柳初芟”一句,既描绘了离别时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离别的时节与心情。“落月满川风满衫”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最后两句“已过寺西三十里,为君回首驻征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即使已经离开很远,仍然停下马车回头望去,情感真挚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原头绿尽柳初芟”,描绘了离别时的自然景象,绿柳被修剪,暗示了离别的时节与心情。
- 第二句“落月满川风满衫”,通过落月和风,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 第三句“已过寺西三十里”,表明诗人已经离开很远,但仍然停下马车回头望去。
- 第四句“为君回首驻征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离别的心情,如“落月满川”比喻离别的凄凉。
- 拟人:将风拟人化,如“风满衫”,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原头:原野的边缘,象征离别的地点。
- 绿尽柳初芟:绿柳被修剪,象征离别的时节。
- 落月满川:落月照耀着满川的波光,象征离别的凄凉。
- 风满衫:风儿吹满了我的衣衫,象征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原头绿尽柳初芟”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绿柳 B. 离别时的自然景象
- 诗中“落月满川风满衫”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凄凉
- 诗中“已过寺西三十里”一句,表明了什么? A. 诗人已经离开很远 B. 诗人刚刚离开
- 诗中“为君回首驻征衔”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B. 诗人对友人的愤怒
答案: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离别之情。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绘长江景象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张耒此诗与王维的《送别》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之情,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