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六首》
时间: 2025-02-04 17:24:01意思解释
妾薄命六首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原文展示:
国难义当驰,送君远行役。
黎明别江郊,更上北山脊。
江云妾眼迷,江风妾衣坼。
魂去形独留,兀然化为石。
化石君徜知,勿复念衾席。
愿持如石心,为国作坚壁。
白话文翻译:
国家遭遇困难,我义无反顾地送你去远方服役。
黎明时分在江边告别,登上北山的山脊。
江上的云雾让我眼前模糊,江风吹拂使我的衣衫撕裂。
我的灵魂已经远去,只剩下孤独的身影,
如同化为石头一般。
化为石头的你应该知道,
不要再为我思念床席。
我愿意像石头一样坚毅,为国家筑起坚固的防线。
注释:
- 妾:指女性,尤其是指地位较低的妻子或情妇。
- 薄命:命运薄弱,指命运多舛。
- 驰:快速前行。
- 役:役使,服兵役。
- 坼:撕裂、破损的意思。
- 魂去形独留:灵魂已经离开,身体孤独地留下。
典故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时期的国家危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送行者的深情。诗中提到的“江云”、“江风”,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象征着离别时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字梦阮,号壶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风格沉郁而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以个人的情感寄托对国家的忠诚,展现出那种“为国捐躯”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女性的视角描写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开头的“国难义当驰”直入主题,表达了在国家危急时刻,个人应当义无反顾地支持国家的决心。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黎明别江郊”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悲壮的离别氛围。诗人在此处展现了对远行者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而细腻。随着“江云妾眼迷,江风妾衣坼”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伤感,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
后半部分,“魂去形独留,兀然化为石”则是将情感升华,象征着对国家的坚定信念与牺牲奉献的决心。最后的“愿持如石心,为国作坚壁”则是对理想的坚定追求,表达了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坚定的信念,展现了女性在国家危机之时的伟大与坚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国难义当驰:国家遭遇困境,理应勇往直前。
- 送君远行役:送你去远方服役,表达不舍之情。
- 黎明别江郊:在黎明时分于江边告别,增加离别的意味。
- 更上北山脊:登上北山,象征远行与决心。
- 江云妾眼迷:江面的云雾使我眼前模糊,感受到离别的无奈。
- 江风妾衣坼:江风吹拂,衣服撕裂,象征内心的痛楚。
- 魂去形独留:灵魂已去,身体孤单,表现孤独感。
- 兀然化为石:形象地表示自己如石般坚毅。
- 化石君徜知:化为石头的你应知晓,不再挂念我。
- 勿复念衾席:不要再思念我的床席,表明对离别的释然。
- 愿持如石心:愿意如石心般坚强,为国家贡献力量。
- 为国作坚壁:为国家筑起坚固的防线,表现出奉献精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比作石,象征坚毅。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如“江风妾衣坼”。
- 对仗:多个句子结构对称,如“魂去形独留”与“化石君徜知”。
-
主题思想: 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了女性在国家危机时的坚韧与奉献。
意象分析:
- 江:象征离别与思念之情。
- 云:象征模糊与不确定的情感。
- 石:象征坚韧与奉献。
- 衣:象征身份与内心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情感
B. 个人命运
C. 爱国情怀
D. 自然景色 -
“化石君徜知”的意思是?
A. 不要再想我
B. 我已化为石头
C. 你应该知道
D. 所有的一切
答案: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林景熙与杜甫的作品,二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责任感,但林的诗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而杜甫的诗则更加直白,气势宏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