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
时间: 2025-01-11 10:0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飘风不崇朝,骤雨不终日。
清寒入絺綌,御袷有余郁。
天时不能调,人事那可必。
清灯耿孤窗,万籁助飗飘。
忧愁从中来,起坐发屡栉。
丈夫属有念,功名乃余物。
突兀万间屋,此意何时毕。
长吟答寒螀,四壁转萧瑟。
白话文翻译:
风在早晨并不轻柔,骤雨也不会持续一整天。
寒气透过细薄的衣料,厚重的外衣却无济于事。
天时是不可调节的,人事又何能尽如人意?
孤灯在窗前明亮,外面万籁俱寂,伴随我孤独的思绪。
忧愁从心底涌出,坐起身来梳理头发。
男人有志向,功名不过是附属品。
在这万间寂寞的屋子中,这种心情何时才能了结?
长吟回应那寒冷的蛩音,四周墙壁显得更加萧瑟。
注释:
- 飘风:微风,轻风。
- 崇:轻柔、不强烈。
- 骤雨:突如其来的大雨。
- 清寒:寒冷的气息。
- 絺綌:细薄的衣料。
- 御袷:御寒的外衣。
- 郁:郁闷、烦闷。
- 天时:自然的时节、天气。
- 人事:人间的事情、事务。
- 清灯:明亮的灯光。
- 万籁:万物的声音,这里指静寂无声。
- 忧愁:忧伤和烦恼。
- 丈夫:有志向的人。
- 属有念:有志向的人。
- 功名:功业和名声。
- 突兀:孤立、突出。
- 长吟:长时间吟唱。
- 寒螀:寒冷的蟋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伯熊,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他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常带有对人生、自然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
创作背景:
《枕上》创作于一个孤独、寒冷的夜晚,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内心的烦忧,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枕上》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飘风不崇朝,骤雨不终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暗示了生活中的变幻无常。随后的“清寒入絺綌,御袷有余郁”则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寒冷的侵袭让他在内心感到压抑。
“天时不能调,人事那可必”一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认同,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接下来的“清灯耿孤窗,万籁助飗飘”描绘了孤独的夜晚,孤灯下的思绪无处寄托,突显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忧愁从中来,起坐发屡栉”一句,表现了诗人因忧愁而辗转反侧的状态,显示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丈夫属有念,功名乃余物”则表明诗人对功名的淡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志向与理想更为重要。
最后几句“突兀万间屋,此意何时毕。长吟答寒螀,四壁转萧瑟”则总结了全诗,表达了对个人心情的深入思考,想要在纷扰的现实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飘风不崇朝,骤雨不终日:自然现象的无常,象征人生的变化。
- 清寒入絺綌,御袷有余郁:寒冷侵入细薄衣物,外衣虽厚但无济于事,表达内心的无奈。
- 天时不能调,人事那可必:自然法则无法改变,人事更无常,体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 清灯耿孤窗,万籁助飗飘:孤灯映照寂静,内心的孤独与思绪随之而来。
- 忧愁从中来,起坐发屡栉:忧愁涌现,辗转反侧,显示内心的烦恼。
- 丈夫属有念,功名乃余物:有志之士看重理想,功名不过是附属。
- 突兀万间屋,此意何时毕:在寂静的房间中,心情何时才能解脱。
- 长吟答寒螀,四壁转萧瑟:吟唱回应蛩音,四周环境愈加萧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忧愁从中来”,将忧愁比作从心底涌出。
- 拟人:如“万籁助飗飘”,万物似乎都在陪伴着诗人的孤独。
- 对仗:如“清灯耿孤窗,万籁助飗飘”,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孤独与忧愁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飘风:象征变化与无常。
- 清寒:代表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 清灯:象征孤寂与思索。
- 寒螀:象征孤独的陪伴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飘风不崇朝”中的“崇”意为: A. 崇高 B. 抬高 C. 轻柔 D. 崇拜
-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非常重视 B. 无所谓 C. 一味追求 D. 轻视
-
“清灯耿孤窗”的意象主要表达: A. 希望 B. 孤独 C. 温暖 D. 安宁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表现孤独,但更强调自然的美。
- 《月夜忆舍弟》:情感更为细腻,主要探讨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郑伯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