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思》

时间: 2025-04-29 01:36:54

紫府归期断,芳洲别思迢。

黄金作人世,只被岁寒消。

意思解释

归思

作者: 高蟾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紫府归期断,芳洲别思迢。
黄金作人世,只被岁寒消。


白话文翻译:

归期在紫府已无望,离别在芳洲思绪绵长。
人间的黄金富贵,终究在岁寒中消逝。


注释:

  • 紫府:指的是仙界、天界,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 芳洲:美丽的洲岛,代表着离别的地方,承载着思念。
  • 黄金:比喻富贵荣华,象征人间的繁华。
  • 岁寒:指年老或岁月的消逝,暗示时间的无情。

典故解析:

“紫府”常用来指代天宫或仙界,源于道教文化,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芳洲”在古代诗歌中经常用来表现离别的惆怅与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离别或思乡之际所作,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归思》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了深邃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理想归宿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失落与思念。开头两句描绘了对“紫府”的无望归期,表达了对于逝去理想的无奈与悲伤。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黄金”这一意象,揭示了人间富贵的虚幻,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世繁华的短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淡淡的忧伤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也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紫府归期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失落。
    • “芳洲别思迢”:思念之情在离别的环境中愈发明显,情感绵长。
    • “黄金作人世”:反映了人间的繁华与财富。
    • “只被岁寒消”:最终一切都将随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间的繁华比作“黄金”,突显其奢华与短暂。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 紫府:象征理想与归宿,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芳洲:代表离别与思念,传达情感的孤寂与绵长。
  • 黄金:象征人间的繁华与财富,反映世俗生活的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紫府”指代什么? A. 人间
    B. 天界
    C. 地狱
    D. 山林

  2. 诗中提到的“黄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亲情
    D. 时间

  3. 诗中“岁寒”意指什么? A. 冷静
    B. 时间流逝
    C. 冬天
    D. 忧伤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张九龄《望月怀远》

诗词对比

  • 高蟾的《归思》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均表达了离别与思念之情,但高蟾更侧重于理想的消逝与对人间繁华的无奈,而王维则更强调亲情的深厚与时空的距离。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均表现出淡淡的忧伤,但立意和情感着力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