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魏景山》

时间: 2025-01-25 22:58:04

长桥身作长城梦,南五湖天北济淮。

重听吴歈怜我老,忆骑塞马与君偕。

田园粗有何须侈,子婿俱贤岂不佳。

七十六翁如未死,便邮一纸更忘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桥身作长城梦,南五湖天北济淮。
重听吴歈怜我老,忆骑塞马与君偕。
田园粗有何须侈,子婿俱贤岂不佳。
七十六翁如未死,便邮一纸更忘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以长桥与长城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境界,南方的五湖与北方的济淮则象征着辽阔的天地。重听吴地的歌声,让他感受到年老的孤独与无奈,回忆起与朋友骑马游历的快乐时光。虽然田园生活朴素,但与贤良的子婿相处,也是一种幸福。即便自己已是七十六岁高龄,仍希望能收到朋友的消息,来淡忘心中的寂寞。

注释:

  • 长桥:比喻理想的追求,象征着通向幸福的道路。
  • 长城梦:暗指对强盛国家的向往与理想。
  • 吴歈:指吴地的音乐,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 塞马:指骑马游历,表现与友人的美好回忆。
  • 田园粗:田园生活简单而朴实。
  • 子婿:儿子和女婿,表现家庭的和谐美满。
  • 七十六翁:指自己年迈的年龄,感叹生命的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回,宋代诗人,字伯仲,号渔山,擅长诗文,其作品融入丰富的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方回老年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沉思与对往昔的怀念。在人生的晚期,面对岁月流逝,诗人更倾向于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饱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长桥”与“长城”相对,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显示出一种宏大的视野和抱负。南北五湖与济淮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心中那种辽阔的理想境界。接着,吴地的歌声唤起了他对年轻时光的追忆,情感顿时变得浓烈。诗人通过“忆骑塞马”的回忆,展现出与友人共度的快乐时光,这不仅是对友谊的珍视,也体现了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田园粗有何须侈”来表达对朴素生活的认同,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子婿俱贤”,则是对家庭幸福的向往,表现出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而结尾的“七十六翁如未死”,则是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旧友的期待,体现出一种不愿轻易放弃联系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桥身作长城梦”:长桥的存在仿佛是在构建一个理想的长城,代表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南五湖天北济淮”:描绘了南北的广阔,象征着诗人胸怀的壮志。
    • “重听吴歈怜我老”:重温吴地的歌声,增添了对年老无奈的感伤。
    • “忆骑塞马与君偕”:通过回忆与友人骑马的场景,强调友情的重要性。
    • “田园粗有何须侈”:田园生活虽粗糙,但不需奢华,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 “子婿俱贤岂不佳”:对家庭成员的赞美,体现了家庭的重要性。
    • “七十六翁如未死”:感慨自己年纪已高,渴望与旧友保持联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桥比作理想的长城,表现追求的宏伟。
    • 对仗:如“南五湖天北济淮”,形成对称的美感。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的并列,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理想的追求、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家庭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长桥:象征通向理想的道路,表达追求的决心。
  • 吴歈:怀旧的音乐,象征着对故乡的深情。
  • 田园:象征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状态。
  • 子婿: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桥”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理想
    C. 年龄
    D. 财富

  2. “子婿俱贤”中的“子婿”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同事
    D. 诗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寄魏景山》均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但杜甫更强调家庭的牵挂,而方回则更注重于友谊的珍视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方回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