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腊雪》

时间: 2025-01-27 04:01:02

久旱腊月如夏热,夜来忽降一尺雪。

叫谢上天声应彻,且压瘴气不作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腊雪
作者: 潘阆 〔宋代〕

久旱腊月如夏热,
夜来忽降一尺雪。
叫谢上天声应彻,
且压瘴气不作孽。

白话文翻译:

在久旱的腊月,天气热得像夏天一样,
昨夜突然降下了一尺厚的雪。
我呼喊着感谢上天,声音响彻云霄,
这雪压制了瘴气,不再作恶。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月:农历十二月。
  • 瘴气:指湿热的空气,常引发疾病。
  • 作孽:作恶,指造成灾害和祸害。

典故解析: “喜腊雪”中的“腊雪”指的是腊月降雪,古人常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认为冬天的雪是来年丰收的兆头。诗中所提的“瘴气”则与南方的气候环境相关,古代人们常常认为瘴气是导致人们生病的原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宋代词人,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情趣。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腊月,正值天气寒冷的时候,南方多雨湿气重,容易引发瘴气。在久旱之后突降大雪,作者由此感受到天恩的赐予,心中感激,自然形成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喜腊雪》通过描绘腊月降雪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诗的开头“久旱腊月如夏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异常的气候环境,久旱带来的酷热让人难以忍受,营造出一种渴望改变的氛围。接着,夜晚骤降一尺雪,正是对这种渴望的回应,突如其来的雪让人感到惊喜和欣慰。诗中“叫谢上天声应彻”一句,更是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欢愉与感激,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仿佛在与天对话,心声回荡在空中。

最后两句“且压瘴气不作孽”则暗示了降雪对环境的净化作用,雪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更承载了希望和生机。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旱腊月如夏热:描述腊月天气异常,酷热如夏,表现出气候的反常。
  2. 夜来忽降一尺雪:突如其来的大雪,形成鲜明对比,带来希望和生机。
  3. 叫谢上天声应彻: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声音响亮,情感真挚。
  4. 且压瘴气不作孽:雪的降临带来了环境的净化,寓意着健康与平安。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久旱腊月如夏热”和“夜来忽降一尺雪”的对比,强调了天气的突变。
  • 拟人:将声音“应彻”拟人化,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传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的变化展开,通过腊月降雪的景象,表达了对上天的感激,传达了希望和生命的力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月:象征着寒冷和冬季的末尾,暗示着新生的到来。
  • :象征纯洁、希望和丰收,预示着来年的美好。
  • 瘴气:代表着疾病与厄运的象征,雪的降临则是对其的压制与净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腊月”指的是哪一个月份?

    • A. 农历十二月
    • B. 农历正月
    • C. 农历十一月
  2. “叫谢上天”中的“叫谢”是指什么?

    • A. 祈求
    • B. 感谢
    • C. 抱怨
  3. 诗中提到的“瘴气”主要指什么?

    • A. 寒气
    • B. 湿热的空气
    • C. 清新的空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描写自然与人情的诗。
  • 杜甫的《春望》:对自然和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喜腊雪》与唐代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多强调隐逸与哲思,而潘阆则通过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