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阿苹能唱大苏词,赤壁长哦更一奇。临赋图成好相伴,东山他日固先知。
白话文翻译:
阿苹能够演唱大苏的词,赤壁长吟更是奇妙。临摹赋图时有了好伴侣,东山未来的日子自然能预知。
注释:
字词注释:
- 阿苹:指作者的妻子或某位女性。
- 大苏词:指苏轼的词作。
- 赤壁:指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临赋图:指在画图时吟咏诗赋。
- 东山:可能指东山再起的意象,也可能指具体的地点。
典故解析:
- 大苏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词作影响深远,被誉为“词中之龙”。
- 赤壁:指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即以此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6-1156),字公显,号松隐,南宋初年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亦有抒发个人情感之作。此诗可能是曹勋送别友人曾谹父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具体时间不详。诗中提到的“阿苹能唱大苏词”可能反映了当时对苏轼词作的推崇,而“赤壁长哦更一奇”则可能是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赞美。整首诗可能是作者在送别友人时,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曾谹父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其才华的认可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阿苹能唱大苏词”,以阿苹能够演唱苏轼的词作为切入点,既表达了对苏轼词作的推崇,也暗示了友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次句“赤壁长哦更一奇”,通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文学造诣。后两句“临赋图成好相伴,东山他日固先知”,则通过临摹赋图时的伴侣关系和对未来的预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才华的肯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真挚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阿苹能唱大苏词:阿苹能够演唱苏轼的词作,表达了对苏轼词作的推崇,也暗示了友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
- 赤壁长哦更一奇:通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文学造诣。
- 临赋图成好相伴:在临摹赋图时有了好伴侣,表达了对友人的陪伴和共同创作的愉悦。
- 东山他日固先知:东山未来的日子自然能预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阿苹能唱大苏词”和“赤壁长哦更一奇”,将友人的才华比作苏轼的词作和赤壁的吟咏,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临赋图成好相伴”与“东山他日固先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真挚祝福。诗中通过对苏轼词作和赤壁吟咏的赞美,强调了友人的文学造诣,而后两句则通过临摹赋图时的伴侣关系和对未来的预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苏词:苏轼的词作,代表高雅的文学艺术。
- 赤壁: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也是苏轼词作的背景,代表历史的厚重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 临赋图:在画图时吟咏诗赋,代表艺术创作的愉悦和伴侣关系的和谐。
- 东山:可能指东山再起的意象,也可能指具体的地点,代表未来的希望和预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大苏词”指的是谁的词作?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王安石
-
“赤壁长哦更一奇”中的“赤壁”指的是什么? A. 苏轼的词作 B. 三国时期的战役 C. 一个地名 D. 一种乐器
-
诗中的“阿苹”可能指的是什么? A. 作者的妻子 B. 一位女性友人 C. 一种水果 D. 一个地名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曹勋其他送别诗作
诗词对比: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曹勋《送曾谹父还朝十首》:两者都涉及赤壁,但苏轼的词作更多是对历史的感慨,而曹勋的诗作则是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轼词选》
- 《曹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