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粒丹砂换骨来,
移根闻自浙东栽。
市门古巷留遗迹,
问讯仙翁定姓梅。
白话文翻译
一粒丹砂换来新生,
听说这梅树是从浙东移植过来的。
在市门古巷留下了它的足迹,
我询问仙翁,肯定是姓梅的。
注释
-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常用作颜料,寓意珍贵。
- 移根:移植植物,意指改变生长环境。
- 浙东:指浙江东部地区,以盛产梅花而著称。
- 市门古巷:指城市的古老街巷,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遗存。
- 仙翁:传说中的老者,常被视为智慧和长生的象征。
典故解析
“梅”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常与诗人及文人相联系。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畏艰难的精神。“仙翁”则通常被视作长生不老的象征,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本诗通过提及梅花与仙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约1080-约1140),字子和,号白云,南宋诗人。张镃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复兴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梅花,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反映出文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开头“丹砂换骨”引人入胜,既有炼丹的神秘感,也暗示了梅花的珍贵和独特。诗中的“移根”一词,传达出梅花的迁徙与流转,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变迁。接下来的“市门古巷”则体现了梅花与人文历史的交融,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过往的足迹。最后一句“问讯仙翁定姓梅”,则通过对话的方式,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同时隐含了对梅花精神的探讨,展现出一种寻求真理与美好的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生动而富有层次,情感上则渗透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粒丹砂换骨来,”
通过比喻手法,形容梅花的珍贵与独特,像是用丹砂换来新的生命,传达出梅花的稀有与美丽。 -
“移根闻自浙东栽。”
表达了梅花的来源,强调了其迁徙过程,暗示生命的延续与适应。 -
“市门古巷留遗迹,”
通过描绘古街巷,表现出梅花与历史的联系,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 -
“问讯仙翁定姓梅。”
以询问的方式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象征着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认同和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丹砂,增强了其珍贵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拟人:通过询问仙翁,使梅花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加了情感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梅花展现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悟,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高洁与纯粹。
- 丹砂:寓意珍贵与独特。
- 古巷: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仙翁:代表智慧与长生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粒丹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矿物
C. 一种食物 -
“移根闻自浙东栽”中的“浙东”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浙江的东部地区
B. 江苏的西部地区
C. 广东的南部地区 -
诗中提到的“仙翁”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长生
C. 权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同样以梅花为题,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 《白梅》(李清照):通过梅花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对比
-
张镃《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前韵各赋五首 其三》
- 主题:梅花的独特与珍贵。
- 风格:清新细腻。
-
王安石《梅花》
- 主题: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 风格:豪放激昂。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梅花的描写上虽有不同的情感基调,但都体现了对梅花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花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