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正月十八九日间雪复大作不止》

时间: 2025-01-11 11:20:48

早衰常畏雪,况复在江干。

三日不能出,数年无此寒。

卷帘惊滉漾,下榻觉蹒跚。

稚子应怜我,孤吟兴未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己巳正月十八九日间雪复大作不止
——陆游 〔宋代〕

早衰常畏雪,况复在江干。
三日不能出,数年无此寒。
卷帘惊滉漾,下榻觉蹒跚。
稚子应怜我,孤吟兴未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在己巳年正月的十八、十九日,江边的大雪不停地下着。诗人常常怕雪,因为自己年纪已大,身体也衰弱,尤其在江边的寒冷更让人不堪。连续三天都不能出门,已有数年没有经历过如此严寒的天气。推开帘子,看到外面雪花飞舞,自己下床走路时感到踉跄不已。小孩子们应该会怜惜我这个老人,而我却独自在这里吟唱,兴致却未减。

注释

  • 己巳: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一个年份,具体年份根据干支纪年法来确定。
  • 江干:指江边,通常指的是长江或其他大江河的岸边。
  • 驚滉漾:形容雪花在风中飞舞,给人以惊喜的感觉。
  • 稚子:指年幼的孩子。
  • 孤吟:独自吟唱,表达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对社会现状感到失望和无奈。在严寒的冬季,诗人无法出门,孤独的心情与自然的严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冬日寒冷的情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篇直入主题,表明诗人因年老而对雪的畏惧,尤其在江边的寒冷更让人感到不适。连续三日不能出门,暗示了诗人被困于家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有精神上的孤寂。

“卷帘惊滉漾,下榻觉蹒跚。”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推开窗帘,看到雪花在空中飘荡,自己在床上起身时却感到无力,体现了身体的衰弱与心境的沉重。最后,提到“稚子应怜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对温情的向往,虽然身处孤独,却期望能得到孩子们的怜惜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对生命的感慨与对人情的渴望,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衰常畏雪: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常常害怕雪的到来。
  2. 况复在江干:更何况是在江边,这里的寒冷更为刺骨。
  3. 三日不能出:连续三天都不能出门,体现了极端天气的影响。
  4. 数年无此寒:好几年没有经历过如此严寒的天气。
  5. 卷帘惊滉漾:推开窗帘,看到外面雪花飞舞,感到惊奇与赞叹。
  6. 下榻觉蹒跚:从床上下来时,感到行走困难,表明身体的虚弱。
  7. 稚子应怜我:小孩子们应该会对我这个老人感到怜惜。
  8. 孤吟兴未阑:虽然孤独地吟唱,但我的兴致却没有减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一种自然的威胁,隐喻人生的艰难。
  • 拟人:雪花的舞动被形容为“惊滉漾”,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卷帘”和“下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严寒冬日的感受,以及在孤独中对温情的渴望。通过对天气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对人情的向往,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对温暖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和孤独,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 江干:代表了一种环境,也象征着诗人身处的社会境遇。
  • 稚子:象征着纯真与温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稚子”指的是?

    • A. 老人
    • B. 孩子
    • C. 妇女
    • D. 士人
  3. 诗中“卷帘惊滉漾”形容的是?

    • A. 雪花的舞动
    • B. 诗人的吟唱
    • C. 孩子的笑声
    • D. 江水的流动

答案

  1. C. 陆游
  2. B. 孩子
  3. A. 雪花的舞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己巳正月十八九日间雪复大作不止》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都展现了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但陆游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身体的衰弱,而白居易则多了一份闲适与友谊的温暖。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