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才过新正》
时间: 2025-01-11 09:52: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才过新正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
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
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
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
花旧说,南昌好。
花宜占,东风早。
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
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
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的是刚过新年的时候,海棠花已经开放了。看似花儿还没完全苏醒,但她却在微笑。一片鲜艳的花朵就像新绣的锦缎,春天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呢?美好的花期不等燕子傍晚归来,黄莺在清晨的歌唱中已经开始。花儿的旧话说,南昌的花真好。花开得早,东风也来得快。想那香气弥漫的地方,温暖而又舒适。传颂千古的佳句在这里流传,但石湖边却不见坡翁的身影。谁能帮我寄信回老家,让他们知道呢?
注释:
- 才过新正:新正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过了这个日子意味着春节已过。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短暂的春天。
- 嫣然:形容花开时娇美的样子。
- 天机:指自然的奥秘,形容春天的变化。
- 芳期:花开的时节。
- 南昌:地名,这里指的是南昌的花期。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佳句流传千古:指的是古人的诗句流传下来。
- 坡翁:指的是白居易,石湖是他常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文远,号石头,宋代词人。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新年后的花期,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过往的思念。词中通过海棠花的盛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才过新正》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开篇即以“才过新正”引入,暗示着旧岁已去,新春已至,带有一种期待与新生的气息。紧接着,诗人用“能几日海棠开了”来表达春天的来临,海棠花如同美丽的少女,带着“嫣然”的微笑,令人心醉。
“天机知费春多少”一句,含蓄地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珍贵,似乎在感叹春天的光阴流逝是多么快。接下来,诗人提到“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展现了春天的喧闹与生机,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美好。
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的追忆。诗人希望能够寄信回家,传达对故乡的思念,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 nostalgia。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过往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
- 刚过春节,海棠花开了几天。
- 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
- 似乎花儿还没完全苏醒,却在微笑。
- 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
- 一片鲜艳的花朵如新绣的锦缎,春天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呢?
- 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
- 美好的花期不等燕子傍晚归来,黄莺在清晨歌唱。
- 花旧说,南昌好。
- 旧话说,南昌的花真好。
- 花宜占,东风早。
- 花开得早,东风也来得快。
- 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
- 想那香气弥漫的地方,温暖而又舒适。
- 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
- 古人的佳句流传至今,但石湖边却不见坡翁的身影。
- 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
- 谁能帮我寄信回家,让他们知道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棠花比作新锦,表现其美丽。
- 拟人:花儿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微笑。
- 对仗:如“燕黄昏,莺清晓”,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思念,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温暖。
- 莺: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欢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才过新正”中的“新正”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春节
- C. 清明节
-
诗中提到的“海棠”花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与短暂
- B. 忍耐与坚韧
- C. 希望与重生
-
诗人在最后希望谁寄信回家?
- A. 朋友
- B. 妻子
- C. 没有特指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情感。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展现春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满江红·才过新正》与杜甫的《春望》,都以春天为背景,透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时光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李曾伯更注重花卉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政治与战争带来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词典》
- 《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