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衫湿
罗元贞 〔近代〕
天涯休论杯深浅,素手惜调羹。
芙蓉如面,浮沉似絮,踪迹谁听。
一帘疏雨,桃园春好,倾注生平。
无声有恨,江花江月,都是飘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天涯海角,何必讨论酒杯的深浅?只要珍惜那简单的饭菜。
如同芙蓉花的面容,飘浮如同柳絮,谁能听到我的踪迹?
一帘细雨,桃园的春景多么美好,我倾注了我一生的情感。
无声中带着恨意,江边的花和月亮,都是那样的飘零。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 杯深浅:比喻酒的多少或人际关系的亲疏。
- 素手:指手白皙纤细,象征温柔。
- 调羹:用以盛汤的勺子,象征生活的简朴。
- 芙蓉如面:比喻女子的美丽。
- 浮沉似絮:形容生活的无常与漂泊。
- 倾注生平:倾尽一生的情感与心血。
- 无声有恨:表达内心的郁结和无奈。
- 飘零:指花瓣或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典故解析:
- 桃园春好: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的生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
- 江花江月:指江边的花和月亮,常用来表达景色的美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元贞(1885-1942),字仲明,号文卿,近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罗元贞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时期,正值中国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青衫湿》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开篇以“天涯休论杯深浅”引入,似乎在说,无论生活的琐碎与悲欢,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珍惜身边的点滴。诗中“素手惜调羹”则暗示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芙蓉如面,浮沉似絮”,不仅描绘了女性的美丽,更隐喻了人生如梦,难以把握的无常。此句中,芙蓉的美与柳絮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感慨。
“一帘疏雨,桃园春好”,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桃园象征着理想的生活,而“倾注生平”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与心血。
最后,“无声有恨,江花江月,都是飘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江边的花与月,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流逝,表露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涯休论杯深浅:不必在意生活的琐碎,强调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素手惜调羹:表明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体现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 芙蓉如面,浮沉似絮:用美丽的意象表达生活的无常,增添了忧伤的色彩。
- 踪迹谁听:表达孤独感,似乎在无声中呼唤关注。
- 一帘疏雨,桃园春好: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象,表现理想生活的向往。
- 倾注生平:强调为理想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 无声有恨:表现内心的情感压抑与无奈。
- 江花江月:描绘自然美,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都是飘零:最终点出生命的脆弱与流逝,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蓉如面”,将美丽形象生动化。
- 拟人:无声有恨,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如“江花江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泊与珍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涯:象征距离与孤独。
- 杯:象征生活的琐碎与人际关系。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
- 柳絮:象征无常与漂泊。
- 桃园:象征理想与美好生活。
- 疏雨:象征细腻与柔情。
- 江花江月:象征自然之美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涯休论杯深浅”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忧愁 B. 超然 C. 热情 D. 随意 -
“芙蓉如面”中“芙蓉”指的是: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D. 牡丹 -
诗中提到的“桃园春好”象征着:
A. 理想生活 B. 现实生活 C. 难忘的回忆 D. 失落的爱情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罗元贞的《青衫湿》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享乐的态度,展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观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代诗人作品集》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