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建中四年多怀》

时间: 2025-01-26 05:32:54

荒徼辰阳远,穷秋瘴雨深。

主恩堪洒血,边宦更何心。

海上红旗满,生前白发侵。

竹寒宁改节,隼静早因禽。

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斟。

无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徼辰阳远,穷秋瘴雨深。
主恩堪洒血,边宦更何心。
海上红旗满,生前白发侵。
竹寒宁改节,隼静早因禽。
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斟。
无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边境,辰阳的光辉显得遥远,
秋天的瘴气与雨水交织,深重而无尽。
为了主人的恩典,我愿意洒下鲜血,
可是在边疆做官的人又能有何心情呢?
海上红旗飘扬,生前我却已满头白发。
寒竹怎能改变自己的节操,
静静的隼鸟,早因鸟群而为之沉静。
为了退却,我的门常常紧闭,
愁苦降临,独自斟酒。
无尽的忧国之泪,日日沾湿衣襟。

注释:

  • 荒徼:荒凉的边疆地区。
  • 辰阳:指的是辰州,地名。
  • 瘴雨:指潮湿、多病的气候。
  • 主恩:指皇帝的恩惠。
  • 边宦:指在边境任职的官员。
  • 红旗:可能指征战的旗帜。
  • 白发:形容年老或忧虑导致的白发。
  • 竹寒:竹子在寒冷的环境中,象征坚韧。
  • 隼静:指猎鹰静止,象征无所作为。
  • 愁来酒独斟:愁苦中独自饮酒。
  • 无涯忧国泪:形容无尽的忧国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著称。其诗风沉郁,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辰州建中四年,正值边疆动荡、朝政不稳之时。诗人可能因身处边境,心系国家命运,因而写下此作,抒发内心的忧虑与愁苦。

诗歌鉴赏:

《辰州建中四年多怀》是一首充满忧国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边疆的荒凉中,感受到秋天的阴沉与瘴雨的压迫,愈显孤独与无助。诗的开篇便以“荒徼辰阳远”引入,描述了地理环境的险恶与内心的孤寂。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主恩堪洒血”透露出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同时也表现出他愿为国捐躯的决心。但紧接着“边宦更何心”,又流露出对官场冷漠的无奈与失望。海上的红旗象征着战争,而“生前白发侵”则暗示了诗人因忧虑而衰老,感慨万千。

“竹寒宁改节”与“隼静早因禽”相互映衬,竹子在严寒中不改其节,暗示诗人的坚持与坚韧,而隼鸟的静止则表现出被动与无力。最后两句“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斟”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醉酒,但却难以摆脱忧国之痛。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个人的无奈,展现了唐代诗人在动荡年代的历史责任感与悲悯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徼辰阳远:描述边疆的遥远与荒凉。
  2. 穷秋瘴雨深:秋天的湿气和瘴气加深了孤独感。
  3. 主恩堪洒血:为皇帝的恩惠愿意奉献一切。
  4. 边宦更何心:边境官员内心的冷漠与无奈。
  5. 海上红旗满:海上战旗飘扬,暗示战乱。
  6. 生前白发侵:因忧国而早生白发。
  7. 竹寒宁改节:表示坚守原则,坚韧不拔。
  8. 隼静早因禽:隐喻无所作为,表明内心的沉静。
  9. 务退门多掩:为避免纷扰,选择闭门不出。
  10. 愁来酒独斟:独自饮酒以解愁苦。
  11. 无涯忧国泪:无尽的忧国之泪,时常沾湿衣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寒”比作坚韧不拔的精神,隐喻诗人的品格。
  • 对仗:如“荒徼”和“穷秋”,使诗句更加对称。
  • 夸张:如“无日不沾襟”夸大了忧国之泪的深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忧国忧民,通过描绘边境的荒凉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无奈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徼:象征边疆的荒凉与孤独。
  • 瘴雨:代表危险与疾病。
  • 红旗:象征战争与动乱。
  • 白发:象征忧虑与年老。
  • 竹寒:象征坚韧不拔,坚守原则。
  • 愁来酒:象征心灵的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荒徼”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荒凉的边疆
    C. 美丽的山川

  2. 诗人因何而生白发? A. 年龄增长
    B. 愁苦与忧国
    C. 战斗受伤

  3. “无涯忧国泪”表达的是? A. 国家的繁荣
    B. 个人的快乐
    C.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背景虽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都是对国家深切的关怀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