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金陵》

时间: 2025-01-11 23:46:45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过金陵
玉树歌终王气收,
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
一任斜阳伴客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一次经过金陵时的感受。诗中提到,盛世的歌声已经停止,王朝的气派也随之消逝;大雁飞翔在高空,带着秋日的愁绪离开石城。无论江山如何变化,兴衰成败都与我无关,唯有那斜阳西下,伴随着我的愁苦。

注释

  • 玉树:指代盛世的象征,寓意繁华与荣耀。
  • 歌终王气收:歌声终止,王朝的气派消散,暗示着兴衰变化。
  • 雁行:大雁的飞行形态,象征着孤独和离别。
  • 石城:金陵的别称,指代南京。
  • 江山不管:暗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超脱。
  • 斜阳伴客愁:斜阳西下,伴随游子的忧愁,表达了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包佶的诗作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包佶再度经过金陵之际,金陵作为曾经的繁华之地,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兴衰。诗人站在历史的角度,感慨王朝的更替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冷静思考。

诗歌鉴赏

《再过金陵》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融。第一句“玉树歌终王气收”中,诗人用“玉树”象征繁华与荣耀,暗示盛世的结束,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往日辉煌的追忆与感伤。接着,诗人以“雁行高送石城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飞雁的孤独让人感受到一种离别的惆怅,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在“江山不管兴亡事”中,诗人表现出对历史兴亡的淡然,似乎对江山的变迁已经无所畏惧,放下了个人的执念。最后一句“一任斜阳伴客愁”则以斜阳的意象,进一步刻画了游子的孤独与愁苦,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智慧,使得这首诗不只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幅人生的哲理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树歌终王气收:盛世的歌声结束,象征着王朝气派的消逝。
  2. 雁行高送石城秋:高飞的雁群送走金陵的秋天,寓意孤独与离愁。
  3. 江山不管兴亡事:对历史兴衰的淡漠,表现出超然的态度。
  4. 一任斜阳伴客愁:斜阳下的游人,愁苦伴随,表达出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树”比作繁华,象征兴盛的王朝。
  • 拟人:斜阳似乎有意识地伴随游人的愁苦,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孤独体验。诗人通过金陵的景象,感慨过往的繁华与现实的无奈,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树:象征繁华与荣耀。
  • 雁行:象征孤独与离别。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这些意象不仅呈现了自然的美,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哲学,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树歌终王气收”中的“王气”指的是什么?
    A. 朝代的气派
    B. 王子的气质
    C. 宫廷的乐声

  2. 诗中提到的“石城”是指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成都

  3. “江山不管兴亡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关注
    B. 超然
    C. 失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送温峤》

诗词对比

《再过金陵》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描绘自然景观时,都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李白通过庐山的雄伟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而包佶则在金陵的秋景中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孤独,二者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包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