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观百僚朝会》

时间: 2025-01-24 03:40:45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元日观百僚朝会
作者: 包佶 〔唐代〕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白话文翻译:

万国的使者都在祝贺唐尧,清晨时分百官齐聚朝会。
萧相府的花冠华丽,霍嫖姚的绣衣有如彩虹。
长寿的红色映照着朱红的栏杆,欢声笑语传遍九天云霄。
御炉中散发着兽炭的香气,仙乐悠扬如云间的韶乐。
阳光照耀下金杯轻轻晃动,风吹过时玉佩轻轻摇曳。
而城中献赋的文人,却无法参加这盛大的朝会。

注释:

  • 万国贺唐尧:指各国朝贺唐朝的盛况,唐尧是古代贤明的君主,象征着昌盛。
  • 百僚:指百官,朝廷中的官员。
  • 萧相府、霍嫖姚:萧相府指萧瑀的府邸,霍嫖姚是指霍光和嫖姚,都是汉代的著名人物。
  • 寿色凝丹槛:长寿的红色映照着丹色的栏杆。
  • 御炉分兽炭:御用的炉子中烧着兽炭,象征奢华和温暖。
  • 仙管弄云韶:仙乐的管乐器演奏出云中韶乐,形容音乐的美妙。
  • 金觞、玉佩:金杯和玉佩,象征着富贵和荣华。
  • 献赋者:指那些在朝中作诗赋的文人,无法参与朝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佶,字希声,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描写盛典、朝会等场景而著称,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日,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反映了当时朝廷的繁华与盛况,展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文人的失落。

诗歌鉴赏:

《元日观百僚朝会》是一首描写唐代元日盛典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朝会的辉煌场景。诗的开头即通过“万国贺唐尧”引入,强调了唐朝的强盛与国际地位,表现出一种隆重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描绘了朝会中官员的华丽服饰,显示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诗中“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则表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色彩的运用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后面几句通过描写御炉和仙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优雅而富丽的气氛,音乐与香气交融,令人陶醉。然而,结尾处提到的“献赋者,不得共趋朝”则暗示出文人对盛会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失落感与对权力中心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其既有气势又不失细腻,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国贺唐尧:各国的使者来祝贺唐朝的盛世。
  • 清晨会百僚:在清晨,众官齐聚。
  • 花冠萧相府:描绘萧相府的华美装饰。
  • 绣服霍嫖姚:指霍光和嫖姚的华丽服饰。
  • 寿色凝丹槛:喜庆的红色映照着栏杆。
  • 欢声彻九霄:欢笑声传遍天空。
  • 御炉分兽炭:皇宫中散发的兽炭香气。
  • 仙管弄云韶:乐器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 日照金觞动:阳光照耀下金杯轻轻晃动。
  • 风吹玉佩摇:玉佩随风轻轻晃动。
  • 都城献赋者:那些在城中作赋的文人。
  • 不得共趋朝:未能共享盛大的朝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工整对称。
  • 比喻:如“寿色凝丹槛”,用色彩比喻节日的喜庆。
  • 夸张:如“欢声彻九霄”,夸大欢声的传播。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日的盛大朝会,表现了对唐朝繁荣昌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权力中心的向往与失落,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国、百僚:象征国家的繁荣与政治的稳定。
  • 花冠、绣服:华丽的装饰代表着地位与权力。
  • 寿色、丹槛:象征长寿与吉祥的节日气氛。
  • 御炉、兽炭:奢华的生活方式,体现皇室的富贵。
  • 仙管、云韶:音乐的美好与天地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国贺唐尧”指的是: A. 各国祝贺唐朝的盛世
    B. 各国争战
    C. 各国来朝贡
    D. 各国使者失落

  2. “献赋者”指的是: A. 朝中的官员
    B. 在城中作诗的文人
    C. 皇家乐师
    D. 外国使者

  3. 本诗的主题是: A. 个人的失落
    B. 国家繁荣与文人失落
    C. 战争的惨烈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诗中描绘的是战乱后的失落与哀伤,而包佶的《元日观百僚朝会》则是盛典的辉煌与欢庆,反映了两个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