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碧堂》
时间: 2025-01-11 05:20: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凝碧堂
梅尧臣
始至荷芰生,田田湖上密。
复当花竞时,艳色凌朝日。
今来莲已枯,碧水堕秋实。
更待雪中过,群峰应互出。
樽有绿蚁醅,俎有赬壶橘。
可以持蟹螯,逍遥此居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湖泊景象,以及随着季节更迭而变化的自然风光。诗的开头提到荷花和芰(芡)在湖面上生长,湖面上密密麻麻。接着提到花竞相开放,艳丽的花朵在朝阳下显得格外美丽。然而,时光流逝,如今的莲花已经枯萎,湖水中只留下秋天的果实。诗人展望着未来的雪季,想象群峰在雪中相互映衬的壮丽景象。接着,诗人提到手边的美酒和美食,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最后以持蟹螯的悠闲姿态,展现了自得其乐的心境。
注释
- 荷芰:荷花与芡(即水芹),两种水生植物。
- 田田:形容水面上荷叶的茂密。
- 艳色:指花朵的鲜艳色彩。
- 碧水:清澈的湖水。
- 堕秋实:秋天的果实沉落在水中。
- 绿蚁醅:指一种酒的品牌,绿蚁是指酒中泡沫。
- 赬壶橘:赬壶是指红色的酒壶,橘子则是指美味的水果。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工于诗词,尤以描写自然景物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恬淡,常表现对山水的喜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一个秋天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化,表达人生的哲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凝碧堂》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诗人在描绘湖泊景色时,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初夏时节,荷花与芡的生长,湖面上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活力与希望的感受。在“复当花竞时,艳色凌朝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注意到莲花已经枯萎,反映了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循环。在“碧水堕秋实”这句中,湖水中沉落的果实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丰盈,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阶段性与流逝。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期待雪后的群峰,给人以一种静谧的美感,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而“樽有绿蚁醅,俎有赬壶橘”则体现了诗人对美酒与美食的向往,表现出一种闲适与自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始至荷芰生:诗人描写夏初时节,荷花与芡的生长,开启了生机勃勃的画面。
- 田田湖上密:湖面上荷叶茂密,给人以浓厚的自然气息。
- 复当花竞时:盛夏时节各种花竞相开放。
- 艳色凌朝日:鲜艳的花朵在朝阳下显得格外美丽。
- 今来莲已枯:时光流逝,莲花已然枯萎。
- 碧水堕秋实:湖水中沉落的果实,暗示秋天的到来。
- 更待雪中过:展望雪季的到来,期待不同的自然景观。
- 群峰应互出:想象雪后群山的壮丽景象。
- 樽有绿蚁醅:美酒在樽中,象征丰盈的生活。
- 俎有赬壶橘:美食在桌上,展现诗人的悠闲心态。
- 可以持蟹螯:可以轻松享受美食,体现生活的自在。
- 逍遥此居室: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艳色凌朝日”使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花朵的美。
- 对仗:如“樽有绿蚁醅,俎有赬壶橘”,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以“荷”、“莲”、“雪”、“蟹”等意象,构成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与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人生情感。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生机。
- 秋实:象征着成熟与生命的循环。
- 雪山:象征着静谧与自然的壮丽。
- 美酒与美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凝碧堂》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绿蚁醅”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酒
C. 一种花
D. 一种果实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凝碧堂》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两者的诗风虽有不同,但共同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
- 《山水田园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