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时间: 2025-01-11 01:39: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
作者:杜荀鹤
此生今日似前生,
重著麻衣特地行。
经乱后囊新卷轴,
出山来见旧公卿。
雨笼蛩壁吟灯影,
风触蝉枝噪浪声。
闻道中兴重人物,
不妨西去马蹄轻。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的今天感觉就像前世一样,我身穿麻衣特意前来。经历了动乱后,我的囊中装着新的卷轴,出山后再次见到昔日的公卿。雨水笼罩着墙壁,灯下吟诵着蟋蟀的声音,微风拂动着蝉枝,发出阵阵响声。听说国家有重新兴起的重臣,不妨轻松地骑马西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麻衣:指用麻织成的衣服,通常象征着哀痛或简朴。
- 特地:特别地,特意。
- 经乱:经历了动乱。
- 囊:袋子,指装东西的袋子。
- 卷轴:古代书籍的形式,通常由纸或丝绸制成,卷起来保存。
- 公卿:指古代的高官。
典故解析:
- 雨笼蛩壁:常用来描绘雨夜静谧的氛围。
- 中兴:指国家的复兴,特别是政治局势的恢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50年-933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著称。他的诗歌内容多样,常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末五代之际,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重回故地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是杜荀鹤在动乱后重返故地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此生今日似前生”自述,显示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的怀念。接着,诗人描述自己身穿麻衣,特地前来,隐含了对曾经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
“经乱后囊新卷轴”一句,透露出诗人在经历动乱后,带着新的知识与思想,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重生的可能。诗中的雨、风、蝉声等自然意象,则增添了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闻道中兴重人物,不妨西去马蹄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期盼和个人前途的轻松态度,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整体上,诗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生今日似前生:暗示时光的循环,感叹人生如梦。
- 重著麻衣特地行:身着麻衣,特意前来,突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受。
- 经乱后囊新卷轴:经历动乱,内心充实,象征着新的启示与智慧。
- 出山来见旧公卿:重返故地,见到昔日的官员,反映出对旧友的眷恋。
- 雨笼蛩壁吟灯影:描绘了静谧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思乡的氛围。
- 风触蝉枝噪浪声: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的思绪交织,表现出孤独感。
- 闻道中兴重人物:听闻国家复兴,有重臣出现,寄予希望。
- 不妨西去马蹄轻:轻松的态度,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前生,体现出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 拟人:自然界的声音如同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雨笼蛩壁,风触蝉枝”,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他在动乱后的沉思与重生的希望,传达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衣:象征着简朴和哀痛。
- 卷轴:象征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 雨、风、蝉声:自然意象,表现出宁静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此生今日似前生”意指什么?
A. 人生如梦
B. 生活艰难
C. 物是人非
D. 生活美好 -
诗人提到的“麻衣”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哀痛和简朴
C. 荣耀
D. 快乐 -
“闻道中兴重人物”中的“重人物”指的是什么?
A. 重要的人物
B. 容貌出众的人
C. 有权势的人
D. 文采出众的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杜荀鹤的《投宣谕张侍郎乱后遇毗陵》都反映了动乱时期诗人的感受。杜甫在《春望》中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对祖国沦陷的悲痛,而杜荀鹤则通过对未来的期望表现出一种积极态度。两者虽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