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道士陈天隐》

时间: 2025-01-11 01:36:25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尝与天来往,驱壳不知谁滞留,

穹壤岂无陆修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道士陈天隐 谢枋得 〔宋代〕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尝与天来往,驱壳不知谁滞留, 穹壤岂无陆修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明知道儒道本是一脉相承,但未了的因缘让我无法自由。 在紫府中,寥阳随念而至,而在红尘中,辛苦何时才能停止。 我的精神常常与天相通,而我的躯壳却不知被谁滞留。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难道没有像陆修静那样的人,知道你认识的是旧时的我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儒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 同流:同源,指儒家和道家思想有相通之处。
  • 未了因缘:未解决的因果关系。
  • 紫府:道教中的仙境。
  • 寥阳:指道教中的阳光,象征光明和纯净。
  • 红尘:指世俗世界,充满烦恼和辛苦。
  • 穹壤:天地之间。
  • 陆修静:南朝宋时期的道士,以修道著称。

典故解析:

  • 陆修静:南朝宋时期的道士,以修道著称,此处用以比喻高洁的道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约1226-1289),字君实,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他对道士陈天隐的和诗,表达了对儒道合一的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谢枋得在与道士陈天隐交流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儒道思想的融合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儒道同源的明确认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一句,巧妙地将仙境的宁静与红尘的辛苦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最后提到陆修静,暗示了对高洁道士的敬仰和对自我认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 诗人明确认识到儒道思想的相通性,但因未解决的因果关系而感到不自由。
  2.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 紫府中的寥阳随念而至,与红尘中的辛苦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3. 精神尝与天来往,驱壳不知谁滞留。
    • 诗人的精神常常与天相通,而躯壳却被滞留,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4. 穹壤岂无陆修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 天地间难道没有像陆修静那样的高洁道士,知道你认识的是旧时的我吗?表达了对自我认识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紫府与红尘的对比,突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 拟人:精神与天的往来,赋予精神以人的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道合一的理解,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府:象征仙境,纯净和光明。
  • 红尘:象征世俗世界,充满烦恼和辛苦。
  • 寥阳:象征道教中的阳光,光明和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府寥阳随念到”中的“紫府”象征什么? A. 世俗世界 B. 仙境 C. 儒家思想 D. 道家思想
  2. 诗中提到的“陆修静”是谁? A. 南朝宋时期的道士 B. 南宋诗人 C. 儒家学者 D. 佛教高僧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儒道合一的理解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和道士陈天隐》与《登幽州台歌》:都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和道士陈天隐》与《静夜思》:都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枋得的其他诗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道教文化研究》:详细介绍了道教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中的道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