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孙侯诗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韵和酬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3:1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孙侯诗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韵和酬 其二 杨亿 〔宋代〕 分忧从汉殿,捧诏出萧墙。 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 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 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从汉殿出发分担忧虑,捧着诏书离开宫墙。路途延伸至遥远的吴地,船只漂浮在漫长的水路上。在石门旁题写诗句,梦境穿透到斗城之旁。清晨时分,云雾缭绕,依稀辨认出帝都的方向。
注释: 字词注释:
- 分忧:分担国家的忧虑。
- 汉殿:指皇宫。
- 捧诏:手持皇帝的诏书。
- 萧墙:宫墙。
- 三吴:古代吴地的别称,泛指江南地区。
- 石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斗城:指京城。
- 云物:云雾。
- 帝乡:指京城。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了诗人奉命出使的情景和对京城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是他奉使江南时所作,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和对使命的忠诚。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杨亿在奉使江南途中,受到孙秘丞的诗作启发,次韵和酬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旅途的遥远和对京城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从京城出发,途经江南的旅途,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深切思念和对使命的忠诚。诗中“分忧从汉殿,捧诏出萧墙”展现了诗人肩负重任的形象,而“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则生动描绘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后两句“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以及“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则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结合,抒发了对京城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分忧从汉殿,捧诏出萧墙”:诗人从皇宫出发,肩负国家的重任,手持诏书离开宫墙。
- “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路途延伸至遥远的江南地区,船只漂浮在漫长的水路上。
- “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在石门旁题写诗句,梦境穿透到京城之旁。
- “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清晨时分,云雾缭绕,依稀辨认出京城的方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分忧从汉殿,捧诏出萧墙”中的“分忧”与“捧诏”,“汉殿”与“萧墙”形成对仗。
- 比喻:“舟浮一水长”中的“舟浮”比喻旅途的漫长。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思念和对使命的忠诚,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殿:皇宫,象征权力和责任。
- 三吴:江南地区,象征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 石门:旅途中的地标,象征旅途的记录和回忆。
- 斗城:京城,象征思念和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分忧从汉殿”中的“汉殿”指的是什么? A. 皇宫 B. 寺庙 C. 学校 D. 市场 答案:A
-
诗中“路入三吴远”中的“三吴”指的是什么地区? A. 江南 B. 华北 C. 华南 D. 西北 答案:A
-
诗中“诗题石门侧”中的“石门”是什么? A. 地名 B. 石碑 C. 山门 D. 石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杨亿此诗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但杨亿的诗更多体现了对使命的忠诚和对旅途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杨亿在其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