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行》

时间: 2024-09-19 21:38:01

日暮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若到此中还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田行 于鹄 〔唐代〕 日暮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若到此中还断肠。

白话文翻译: 太阳落山时走出古老的城池,野外的田野显得无边无际。 寒冷的狐狸爬上了孤独的坟墓,鬼火在白杨树上燃烧。 过去的人还未成为地下的客人,如果来到这里还会心碎断肠。

注释:

  •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 古城:指古老的城池。
  • 野田:野外的田野。
  •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 寒狐:寒冷的狐狸。
  • 孤冢:孤独的坟墓。
  • 鬼火:指夜晚在坟地等处出现的蓝色或绿色的光,古人认为是鬼魂所化。
  • 白杨:一种树木,常与死亡和哀悼联系在一起。
  • 泉下客:指死者,地下的人。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这首《野田行》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野外的凄凉景象,通过寒狐、孤冢、鬼火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死亡和过往的深沉哀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或居住在某个古城附近时所作,通过对日暮时分野外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日暮时分的野外为背景,通过寒狐、孤冢、鬼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幽暗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昔人未为泉下客”一句,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而“若到此中还断肠”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暮出古城,野田何茫茫。”:诗人描绘了日暮时分走出古城,看到野外田野无边无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氛围。
  2. “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通过寒狐爬上孤冢和鬼火在白杨树上燃烧的意象,增强了诗中的凄凉和幽暗感。
  3. “昔人未为泉下客,若到此中还断肠。”: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深刻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寒狐上孤冢”中的“上”字赋予了寒狐以人的行为,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比喻:“鬼火烧白杨”中的“鬼火”比喻夜晚在坟地等处出现的蓝色或绿色的光,增强了诗中的神秘和恐怖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日暮时分野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寒狐:象征孤独和寒冷。
  • 孤冢:象征死亡和遗忘。
  • 鬼火:象征神秘和恐怖。
  • 白杨:象征哀悼和死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鬼火”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火 B. 夜晚在坟地等处出现的蓝色或绿色的光
  2. 诗中的“断肠”形容的是什么? A. 极度悲伤 B. 极度快乐
  3. 诗中的“昔人未为泉下客”暗示了什么? A. 对过去的回忆 B. 对未来的忧虑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于鹄的《野田行》: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于鹄的《野田行》:前者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后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生平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