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山间种艺十绝 其三 松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一生著数落人先,白发栽松故可怜。
待得伏菟堪采掘,此翁久矣作飞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一生中常常被人所批评,但他不在乎外界的看法,白发苍苍的他仍在栽种松树,这种坚持令人同情。等到有一天可以像伏菟那样被人采掘时,他早已成为高高在上的仙人。
注释:
- 著数:指被人所称赞或记载的事迹。
- 落人先:意思是被人所批评。
- 伏菟:一种药材,古书中记载被采掘后可入药。
- 飞仙:指高升为仙人,象征得以超脱世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道荣,号梦阮,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奔放,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刘克庄晚年,他经历了不少世事变迁,面对纷扰的社会他选择回归自然,种植松树,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留山间种艺十绝 其三 松》以松树为题,通过对松树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前两句“著数落人先,白发栽松故可怜”展现了作者在漫长人生中遭遇的非议与孤独。尽管年事已高,白发苍苍,但他依然坚持栽种松树,这种执着令人感到可怜又可敬。松树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坚韧与长寿,与诗人自身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两句“待得伏菟堪采掘,此翁久矣作飞仙”则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与抱负。伏菟作为药材,象征着希望与重生,而诗人通过松树的栽种,似乎在隐喻着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生命的升华。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刘克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生著数落人先:诗人承认自己在生活中被人指指点点,受到非议。
- 白发栽松故可怜:尽管年老体衰,但仍坚持种植松树,表明诗人的执着与孤独。
- 待得伏菟堪采掘:伏菟是药引,象征着希望,暗示未来的收获。
- 此翁久矣作飞仙:诗人自比飞仙,表达他追求理想与超脱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栽松的老人,象征内心的坚韧和对理想的追求。
- 对仗:诗句的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通过松树的栽植象征着坚定的理想追求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象征坚韧、长寿与不屈精神。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
- 伏菟:象征希望与重生,暗示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伏菟”象征什么? A. 坚韧
B. 希望
C. 失败 -
诗人为何感到“可怜”? A. 年老体衰
B. 被人批评
C. 没有理想 -
诗中“飞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渴望超脱
B. 对现实的失望
C.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松》与王维的《鹿柴》均通过自然意象表达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而刘克庄则强调了人生的坚韧与追求理想的执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刘克庄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