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与内子天坛漫步》
时间: 2025-01-27 03:1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季夏何方寻惬意,名园五百长龄。
幽阶香草候虫鸣。月高神殿静,松老夜风轻。
携手人停丹陛道,帝王此处曾经。
相依无语望青冥。非嗟千古事,有梦寄流星。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季夏的时节,我何处去寻找那份惬意?名园中已有五百年的悠久历史。
幽静的台阶上,香草随风摇曳,等待着虫鸣的到来。月光照耀下,神殿显得格外宁静,老松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我和你携手停在丹陛的道路上,曾经的帝王也曾在此驻足。
我们相依无语,静静望向青空。对千古之事不由得叹息,却也有梦想寄托在流星之上。
注释:
- 季夏:指夏季的末尾,时节转向初秋。
- 惬意:舒适、愉快的感觉。
- 名园:著名的花园或园林。
- 长龄:指长久的岁月。
- 幽阶:幽静的台阶。
- 虫鸣:虫子的鸣叫声,常与夏季相伴。
- 丹陛:指红色的台阶,古代宫殿或庙宇的阶梯。
- 青冥:指深邃的天空或宇宙。
- 非嗟:不是叹息,表示一种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力夫,生于当代,是一位在现代诗歌和古典诗词之间游走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一个夏末秋初的季节,诗人和爱侣漫步于天坛,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宁静,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描绘夏日漫步天坛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互动。开篇的“季夏何方寻惬意”,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寻觅与思考的境地,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细腻动人,“幽阶香草候虫鸣”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透出夏日的气息。而“月高神殿静,松老夜风轻”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给人以心灵的平和和安宁。
在“携手人停丹陛道”,诗人描绘了与爱侣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画面,增添了温馨的情感。紧接着的“帝王此处曾经”,则引入了历史的沉重感,诗人似乎在感叹历史的流逝与人事变迁,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思索。
最后两句“非嗟千古事,有梦寄流星”则将诗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既有对历史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梦想的寄托。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季夏何方寻惬意:在这个季节的夏末,我去哪里寻找那份惬意的心情?
- 名园五百长龄:这座著名的园林已有五百年的悠久历史。
- 幽阶香草候虫鸣:幽静的台阶上,香草随风,等待虫子的鸣叫。
- 月高神殿静,松老夜风轻:明月高悬,神殿显得宁静,老松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 携手人停丹陛道:我和你携手停在红色的台阶上。
- 帝王此处曾经:曾经的帝王也曾在这里驻足。
- 相依无语望青冥:我们相依无语,静静地望着深邃的天空。
- 非嗟千古事,有梦寄流星:对千古的历史不由得叹息,但梦想却寄托在流星之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高神殿静,松老夜风轻”,表现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幽阶”、“香草”、“流星”等意象,营造出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氛围。
- 比喻:将梦想寄托在流星上,表现出对未来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漫步天坛为背景,表现了人与自然、历史和梦想的深刻关系,主题集中在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季夏: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即将到来的变迁。
- 名园:代表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虫鸣:传达出夏季的生机与活力。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流星:代表着梦想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临江仙》的创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力夫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幽阶香草候虫鸣”中的“虫鸣”指的是什么?
- A. 鸟叫
- B. 昆虫的鸣叫
- C. 风声
- D. 水流声
-
诗中提到的“丹陛”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台阶
- B. 蓝色的阶梯
- C. 古代的宫殿
- D. 花园中的小路
答案:
- B. 张力夫
- B. 昆虫的鸣叫
- A. 红色的台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 苏轼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津》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对人生的感慨。
- 《静夜思》:以月光为意象,表达个人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研究所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诗歌出版社
- 《诗词解析与创作》 - 文学评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