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时间: 2025-01-26 04:38: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作者: 许及之 [宋代]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騃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薰衣润,
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
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
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
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君有语,但分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旧日的习俗在荆楚地区流传。正值夏天,江城的梅花和水草繁茂,正是重阳节的时节。
门前挂着艾草和符咒,这些与愚蠢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我耳边听不到湖边的鼍鼓声。独自点燃香炉,香气熏染了衣物,对着潇潇的翠竹,热浪似乎被忘却。
此时我展开书卷,吟诵着《离骚》的诗句。新的忧愁并没有阻挡我欣赏西山的雨景。
问那楼头的倦客,谁还在怀念古人?
回头看,清醒的人又在哪里?我只能空自举杯,向着虚空洒酒。
无法漂泊到潇湘的江边。我又打算去湖南,已经安排好去吊唁屈原,嘲笑渔父。
你有什么话要说,请告诉我。
注释:
- 荆楚:古代地名,今湖北、湖南一带。
- 重午: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艾钗符:指用艾草和符咒驱邪保平安。
- 鼍鼓:指湖边的蛙声和打鼓的声音。
- 潇湘:指潇湘地区,屈原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及之,宋代词人,以精致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在此背景下反思传统与现实的关系,表达对古代文化的追怀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贺新郎》以典雅的词句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夏日的江城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代文化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开篇提到的“旧俗传荆楚”引入了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描绘了在重阳节时节,江城梅花盛开的生动景象。接着,通过对艾草和符咒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传统习俗的尊重与反思。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耳不听湖边鼍鼓”和“独炷炉香薰衣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尽管外在的热浪似乎席卷而来,诗人却能在翠竹的陪伴下忘却酷暑,独自品味生活的雅趣。接下来的“新愁不障西山雨”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存,展现了他对新愁的淡然态度。
最后,词人通过对“独醒人”的追问,反映出对生活的迷惘与对古人情怀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整首词在优雅的意象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古之情,同时也对现实生活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江城盛夏的景象,传统习俗的传承。
- 第二联:艾草与符咒的描写,表现对传统的尊重。
- 第三联:耳边的鼍声与独自的宁静形成对比。
- 第四联:在竹林中忘却炎热,展现内心的平和。
- 第五联:吟诵古诗,忧愁与自然的共存。
- 第六联:对古人的怀念与现实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新愁比作雨,形象地传达出愁绪。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该词通过对传统习俗的回顾、对自然的感悟及对古人情怀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 翠竹:象征着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的内心安宁。
- 潇湘江:代表着诗人的文化归属感与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贺新郎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许及之
- C. 苏轼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耳不听湖边鼍鼓”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宁静
- C. 激动
- D. 伤感
-
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体现在哪一句中?
- A. 新愁不障西山雨
- B. 有谁怀古
- C. 漾不到潇湘江渚
- D. 空把清尊酹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江城子》苏轼
诗词对比:
- 许及之《贺新郎》与苏轼《江城子》都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但许及之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苏轼则更为豪放与壮阔。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