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待制以黄居寀芦鹭易燕穆之雪满群山图次韵》

时间: 2025-02-04 15:26:40

雪满群山是甚清,燕化乘兴绘如情。

通灵妙绝徒夸诞,真迹曾传可辨明。

御府多藏亡足惜,边庭罕见叹边声。

天教待制成双轴,好挂高堂作画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满群山是甚清,燕化乘兴绘如情。
通灵妙绝徒夸诞,真迹曾传可辨明。
御府多藏亡足惜,边庭罕见叹边声。
天教待制成双轴,好挂高堂作画城。

白话文翻译:

雪白覆盖群山是多么清澈,燕子化作图画,乘兴而来就像真情。
神奇的技艺令人赞叹,但只是夸张而已,真正的作品曾经流传下来,能够分辨得清。
皇家府邸藏有许多美丽的画作,令人感到可惜的是边疆少有人见到这美丽的声音。
天意让待制画成双幅,好挂在高堂上装饰如画的城池。

注释:

  • 甚清:多么清澈、清晰。
  • 燕化:指燕子化为图画,形象生动。
  • 通灵:形容技艺精妙,能够与灵性相通。
  • 妙绝:非常巧妙,绝伦。
  • 夸诞:夸张虚妄。
  • 真迹:真正的作品。
  • 御府:指皇宫或皇家藏品的地方。
  • 边庭:边疆地区。
  • 叹边声:对边疆少有美好画作的叹息。
  • 待制:指待制官,古代一种官职。
  • 双轴:指两幅的画作。

典故解析:

  • 待制:古代官职,通常是指专门负责文学创作的官员,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身份的怀念。
  • 雪满群山:常用于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观,象征纯洁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仲华,号简子,宋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洪皓的创作风格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艺术品的珍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雪满群山”开篇,生动描绘了雪景的清丽,既有自然的壮观,又寄托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诗中提到的“燕化乘兴绘如情”,形象地表达了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情感交融的状态。接下来的“通灵妙绝徒夸诞”则反映了艺术的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辩证关系,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能否传达真实的情感与思想。

而“御府多藏亡足惜”则通过对皇家藏品的感慨,表现了对艺术品的珍视,同时也暗含了对边疆地区文化匮乏的惋惜。最后一句“天教待制成双轴”,提到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文化的思考,展现出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满群山是甚清:描绘雪覆盖群山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澈、宁静的氛围。
  2. 燕化乘兴绘如情:燕子化作图画,象征着灵感与情感的交织。
  3. 通灵妙绝徒夸诞:对艺术的赞美与批判,指出仅仅靠夸张是不够的。
  4. 真迹曾传可辨明: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被人们识别与珍惜。
  5. 御府多藏亡足惜:皇家收藏丰富,但边疆地区缺乏美好艺术。
  6. 边庭罕见叹边声:对边疆艺术匮乏的叹息,反映了诗人的忧虑。
  7. 天教待制成双轴:期望看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8. 好挂高堂作画城:希望艺术能够装点生活,提高文化品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燕化”将燕子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如“通灵妙绝”,强调技艺的高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与艺术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文化传承与边疆艺术缺乏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文化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常用来描绘冬日的美丽。
  • 群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坚韧。
  • :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机。
  • :象征艺术的美与灵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雪满群山”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 A. 寂静与孤独
    • B. 清澈与宁静
    • C. 热烈与喧嚣
  2. “真迹曾传可辨明”表达了什么?

    • A. 真实艺术作品的价值
    • B. 艺术的虚假性
    • C. 对艺术的漠视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洪皓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描写自然,但洪皓更注重艺术与文化的结合,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静谧与深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艺术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