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时间: 2025-01-26 05:12: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上海棠
兰房绣户厌厌病。
叹春酲和闷甚时醒。
燕子空归,几曾传玉关边信。
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
熏笼消歇沈烟冷。
泪痕深展转看花影。
漫拥余香,怎禁他峭寒孤枕。
西窗晓,几声银瓶玉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病痛与孤寂。兰房的绣户让人感到厌倦,叹息着春日的酩酊与烦闷,时而清醒。燕子虽从南归,却无从传来玉关那边的消息,令人伤心。在这伤感的情境中,独自展开那团美丽的瑞锦,香气消散,烟雾沉沉,冷意袭人。眼泪留下印痕,转身看到窗外的花影,心中惆怅。漫无目的地拥抱着余香,怎能抵挡这凛冽的寒夜孤枕。清晨时分,西窗外传来几声银瓶玉井的声音。
注释:
- 兰房:指的是用兰草装饰的房屋,象征着清雅、宁静。
- 绣户:绣花的门,代表美好、精致的生活。
- 春酲:春天的醉意,这里比喻沉迷于春日的美好而感到迷惘。
- 燕子:指春燕,象征春天的到来。
- 玉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边塞,象征离别与思念。
- 瑞锦:象征美好的事物,这里指的是心中美好的回忆。
- 熏笼:指香气的笼罩,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氛围。
- 泪痕:流下的泪水留下的印记,表达了深切的忧伤。
- 孤枕:一个人孤独地枕在床上,传达了孤独感。
典故解析:
“玉关”在古诗中常常提到边塞,代表了与亲人的离愁别绪。燕子归来却没有音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之情。这种意象在许多古诗中都有体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陆游的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尤其以咏史、咏怀和咏物见长。
创作背景:
《月上海棠》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寄托了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此时,他正经历着个人的孤独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月上海棠》是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日的盎然与个人内心的孤寂。开篇的“兰房绣户厌厌病”便将读者带入一种病态的氛围,仿佛春光明媚却掩盖了内心的抑郁。接下来的“叹春酲和闷甚时醒”,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渴望春的生机,又感受着内心的无奈。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归来,但“几曾传玉关边信”却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诗人对亲情的渴望与无奈尽显其中。在“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中,瑞锦的美丽与诗人的忧伤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深邃,描绘出一种在春日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最终,以“西窗晓,几声银瓶玉井”收尾,给人一种清晨的希望与美好的期待,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孤独与痛苦,总会在某个时刻,被温柔的晨光所驱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房绣户厌厌病:描述了居所的精致与诗人内心的厌倦。
- 叹春酲和闷甚时醒:春天的醉意与烦闷交织,时而清醒。
- 燕子空归,几曾传玉关边信:燕子虽归,却无音信,更显孤独。
- 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在伤心的地方,独自展开美好的回忆。
- 熏笼消歇沈烟冷:香气散去,冷寂袭来,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泪痕深展转看花影:眼泪留下印记,转身看花影,心中感伤。
- 漫拥余香,怎禁他峭寒孤枕:尽管香气四溢,却难以抵挡孤独的寒冷。
- 西窗晓,几声银瓶玉井:清晨时分,窗外传来几声悦耳的声音,带来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泪痕深展转看花影”,对仗工整。
- 比喻:燕子归来比喻对亲人的思念。
- 拟人:香气的散去赋予了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失去的无奈,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房:象征着优雅宁静的生活环境。
- 燕子:象征春天与希望,也承载着思念。
- 瑞锦:象征美好与回忆。
- 孤枕:表达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兰房绣户厌厌病”中的“兰房”指什么?
- A. 房屋
- B. 草地
- C. 河流
- 诗中“燕子空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泪痕深展转看花影”中的“花影”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美好回忆
- C. 未来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江南春》: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思乡与忧国之情,情感更加激昂。
- 《江南春》:描绘春天的美好,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情感轻快。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