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涧边瑶草洞中花,
细水流春带碧沙。
昨夜山中酒初熟,
道人不暇读南华。
白话文翻译:
在山涧边,瑶草和洞中的花儿盛开,
细细的流水流淌,带着春天的碧沙。
昨夜山中的酒刚刚酿好,
道人没有时间去读《南华经》。
注释:
- 瑶草:传说中的美丽草木,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象。
- 细水流春:细小的流水流淌,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南华:指《南华经》,是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的别称。
- 道人:修道之人,指修道者,常常隐居在山林中修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挚,元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卢挚游览茅山,受到自然景色和道教文化的启发,写下了这组诗,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道教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游茅山五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道家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涧边瑶草和洞中花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秀丽与生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细水流春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温暖与活力,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动。诗人通过“昨夜山中酒初熟”一句,体现了道家生活的闲适与淡泊。酒作为道教文化中一种修身养性的饮品,暗示着饮酒后的愉悦与清静。最后一句“道人不暇读南华”,则展现了道家修士全身心投入自然与饮酒的状态,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自然、生活和道教哲学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涧边瑶草洞中花:描绘山涧旁的瑶草和洞中的花朵,展现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细水流春带碧沙:细流带着春天的气息流淌,象征着生机盎然的春季,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 昨夜山中酒初熟:表达了诗人昨夜在山中饮酒的情景,酒的“初熟”暗示着愉快的心情和自然的馈赠。
- 道人不暇读南华:道人因沉浸于饮酒而无暇阅读经典,显示出道家生活的随性与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水流春”中的“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道家追求恬淡无为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草:象征着美丽与珍贵的自然元素。
- 细水:代表着柔和与生命的流动。
- 酒:象征着道家的闲适与享受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瑶草”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草木
B. 一种酒
C. 道教经典 -
诗中“细水流春”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
诗人昨夜饮酒的状态如何? A. 忙碌
B. 悠闲自在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但更加注重秋天的孤寂与思考,与卢挚的春日欢愉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道教与中国文化》
- 相关的古诗词集与注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