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塔》

时间: 2025-01-27 03:36:30

屈原遗宅秭归山,南宾古者巴子国。

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

浮图高绝谁所为,原死岂复待汝力。

临江慷慨心自明,南访重华讼孤直。

世人不知徒悲伤,强为筑土高岌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屈原遗宅秭归山,南宾古者巴子国。
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
浮图高绝谁所为,原死岂复待汝力。
临江慷慨心自明,南访重华讼孤直。
世人不知徒悲伤,强为筑土高岌岌。

白话文翻译:

屈原的故居在秭归山,南方的宾客曾是巴子国的古人。
山中遗留的塔,不知已存在多少年,过路的人都犹豫着无法辨认。
这座高耸的浮图是谁建造的呢,屈原已经去世,岂能再期待你来帮助?
在江边慷慨激昂,心中自有明白,南下寻访重华,控诉孤独的正直。
世人对此并不知晓,只是徒然伤感,强迫自己堆土高高的坟墓。

注释: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著有《离骚》,以忠诚和忧国忧民著称。
  • 秭归山:位于今湖北省,是屈原的故乡。
  • 巴子国:古代巴国,位于今重庆一带,曾与楚国交往密切。
  • 浮图:指佛塔,象征着对屈原的追思。
  • 重华:指屈原的尊号“重华”,意为重视正义和道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晚年,他借屈原之名,表达对忠臣的怀念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正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屈原塔》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通过屈原的故居和遗塔,引发对过往岁月的思考。开头两句描述了屈原的故乡和历史背景,传达出一种对古人和历史的敬意。接着,诗人对遗塔的无知感到惋惜,表达了对屈原之死的无奈和对世人无知的叹息。

苏辙以屈原为中心,展现了一个忠臣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尤其是最后两句,指出世人对屈原的悲伤只是表面的情感,无法真正理解其孤独与正直。

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着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苏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屈原遗宅秭归山:指屈原的故居在秭归山,表现对屈原的追思。
  • 南宾古者巴子国:提及南方宾客与屈原的关系,强调历史的延续性。
  • 山中遗塔知几年:对塔的历史感到疑问,暗示时间的无情。
  • 过者迟疑不能识:指路人对屈原的遗迹并不熟悉,反映了历史的遗忘。
  • 浮图高绝谁所为:对塔的建设者提出疑问,象征着对忠诚精神的追寻。
  • 原死岂复待汝力:感叹屈原已死,无法再期待他人支持。
  • 临江慷慨心自明:表达自己在江边的豪情与理想。
  • 南访重华讼孤直:意指对屈原精神的追寻与控诉。
  • 世人不知徒悲伤:对世人情感的批判,强调理解的重要性。
  • 强为筑土高岌岌:形容世人对屈原的追思却是表面的,无法深入内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屈原的精神比作高耸的浮图。
  • 对仗:如“临江慷慨”与“南访重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追忆与对世人无知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屈原:象征着忠诚与理想。
  • :象征着历史的记忆,承载着对屈原的追思。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心中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屈原的故乡是哪里? A. 巴子国
    B. 秭归山
    C. 楚国
    D. 南方

  2. 诗中提到的“浮图”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建筑
    B. 塔
    C. 诗歌
    D. 风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展现了他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
  • 《九歌》:屈原的另一部作品,体现了他对神灵与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两者均以历史为背景,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苏轼更为洒脱,而苏辙则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屈原研究》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