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时间: 2025-04-28 20:39: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
白话文翻译:
我追悔当初孤独的深切愿望,经过多年,这种愿望已化为幽怨。任凭越水和吴山如同屏障一般,虽美丽却难以游玩。可我独自一人懒得抬眼,欣赏烟花,听着乐声,想要欢笑却更加感到心肠断裂。时常拿出画作,强迫自己频频看信件,然而再如何也不如亲自相见那般美好。
注释:
- 孤深愿:指孤独而深切的愿望。
- 幽怨:内心的怨恨和忧愁。
- 越水吴山:指的是越国的水和吴国的山,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观。
- 烟花:指节庆的焰火,通常与欢乐相联系。
- 弦管:乐器的一种,指弹拨和吹奏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岳,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他生活在北宋时期,主要活动于南方,经历了多次的仕途波折。他的词作多以抒情见长,善写离愁别恨,情感真挚且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凤衔杯》创作于柳永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的追忆与悔恨。在经历了仕途的失意和人生的孤独后,他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愈发显得深切。
诗歌鉴赏: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是柳永在晚年时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悔和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即以“追悔”二字引入,情感基调一目了然。接下来,诗人通过“任越水吴山”展现出美丽的自然,但美丽的景色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显得苍白无力。诗中“奈独自慵抬眼”更是将孤独感推向极致,独自一人面对烟花与乐声时的无奈与心痛,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诗人对书信的描写,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亲情的渴望,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难得。整首词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令读者倍感共鸣。柳永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使得这首词成为了抒情词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追悔当初孤深愿”:表达了对过去渴望的追悔。
- “经年价两成幽怨”:经过多年,这种渴望变成了心中的怨恨。
- “任越水吴山”:描述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
- “似屏如障堪游玩”:尽管美丽,却因孤独而无法享受。
- “奈独自慵抬眼”:独自一人,懒得去看周围的景色。
- “赏烟花,听弦管”:想要享受美好,却感到无奈。
- “图欢笑转加肠断”:欢笑的图景让人更加心痛。
- “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拿出画作与书信以寄托情感。
- “又争似亲相见”:再美好的事物也无法替代亲自相见的温情。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之美与内心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加强情感的表现。
- 排比:通过“赏烟花,听弦管”展现内心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切感受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与脆弱。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独:象征着对伴侣或朋友的渴望。
- 烟花:代表节庆的欢乐,却因孤独而显得苍白。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反衬出内心的孤寂。
- 书信:象征人际情感的寄托。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世界,使得整首词在抒情上更为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永的《凤衔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友情
- B. 孤独与追悔
- C. 爱情
- D. 乡愁
-
诗中的“越水吴山”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事业的成功
- C. 生活的烦恼
- D. 亲情的温暖
-
诗中提到的“烟花”象征着什么?
- A. 孤独
- B. 欢乐与庆祝
- C. 失落
- D. 追忆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柳永与李清照的作品常常以离愁别恨为主题,但柳永更多地展现了对事物的渴望与追悔,而李清照则更偏向于对逝去爱情的哀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柳永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