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11 14:29:08

花漏声干月隐墙。

琯灰迎晓透新阳。

物情渐逐云容好,欢意偏随日脚长。

山作鼎,玉为浆。

寿杯丛处艳梅妆。

醉乡路接华胥国,应梦朝天侍赭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花漏声干月隐墙。
琯灰迎晓透新阳。
物情渐逐云容好,
欢意偏随日脚长。
山作鼎,玉为浆。
寿杯丛处艳梅妆。
醉乡路接华胥国,
应梦朝天侍赭黄。

白话文翻译:

夜深时,花瓣掉落的声音显得干涩,月光隐约映照在墙上。晨曦中,琯灰(指一种细腻的石灰)迎接着新阳光的照射。世间的万物情态仿佛都随着云彩的美丽而变化,而我的欢愉却偏偏随着日照的延长而愈发浓厚。远山如鼎,玉液如浆,在那盛酒的地方,艳丽的梅花妆点其间。醉乡的小路通向华胥国,梦中我仿佛早已朝天侍奉那穿着红黄衣袍的神明。

注释:

  • 花漏声干:花瓣掉落的声音,形容寂静和孤寂。
  • 琯灰:细腻的石灰,迎接早晨的阳光。
  • 逐云容好:随着云彩的变化,事物的情态也逐渐变得美好。
  • 欢意偏随日脚长:我的欢愉情绪偏偏随着日光的延长而加深。
  • 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度,象征着美好和梦幻。

典故解析:

“华胥国”出自《山海经》,是一个理想化的国度,代表着人们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诗中提到的“醉乡路接华胥国”,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闲适的时光,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内心的欢愉,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从声音、光线到物象,层层递进,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内心的欢愉。首联“花漏声干月隐墙”以音响和光影的结合,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夜晚,给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感觉。接下来的“琯灰迎晓透新阳”则一转而明亮,展现了春日晨光的美丽与温暖,反映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渴望。

在“物情渐逐云容好,欢意偏随日脚长”中,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自己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与时间的推移紧密相连,象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几句中,通过“醉乡路接华胥国”的描写,诗人将现实与理想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漏声干月隐墙:夜晚花瓣落下的声音显得干涩,月光隐约映照在墙上,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 琯灰迎晓透新阳:早晨的阳光透过细腻的石灰,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物情渐逐云容好:万物的情态随着云彩的美丽而变化,寓意着自然与人心的联系。
  • 欢意偏随日脚长:欢愉的心情随着日光的延长而愈发浓厚,表达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 山作鼎,玉为浆:远山如鼎,象征着盛酒的场景,玉液如浆,形容了酒的美好与珍贵。
  • 寿杯丛处艳梅妆:在酒杯丛中,艳丽的梅花装点其间,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醉乡路接华胥国:醉乡的小路连接着理想的华胥国,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应梦朝天侍赭黄:梦中侍奉穿着红黄衣袍的神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鼎,酒比作玉浆,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欢意偏随”让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勾勒出一个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与美好。
  • :代表着孤独与静谧。
  • 阳光: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山与鼎:代表着坚固与丰盛的生活。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美丽,增添了诗的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华胥国”出自哪部古籍?

    • A. 《红楼梦》
    • B. 《山海经》
    • C. 《诗经》
    • D. 《楚辞》
  2. 诗中“欢意偏随日脚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欢愉
    • C. 悲伤
    • D. 怀念
  3. “醉乡路接华胥国”中的“醉乡”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梦想
    • D. 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石孝友的《鹧鸪天》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石的诗更强调自然的和谐,李的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词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