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11 14:00:53

玉烛调元黍律均。

迎长嘉节属芳辰。

云如惜雨钩牵雪,梅不禁风漏泄春。

天意好,物华新。

偷闲赢取酒边身。

太平朝野都无事,且与莺花作主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烛调元黍律均。迎长嘉节属芳辰。
云如惜雨钩牵雪,梅不禁风漏泄春。
天意好,物华新。偷闲赢取酒边身。
太平朝野都无事,且与莺花作主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节日时刻,元宵的灯火辉煌,长嘉节的到来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天空的云彩似乎在珍惜这场雨,像是用钩子牵住了雪花;梅花在春风中摇曳,似乎无法抑制春天的气息。天意如此美好,万物复苏,闲暇时分,尽情享受酒杯边的生活。如今国家太平,百姓安宁,不如与黄莺、花朵一起共享这美好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烛: 指元宵节的灯笼,象征光明和希望。
  • 调元: 指调和和谐,元音的韵律。
  • 长嘉节: 指长安的嘉节,即元宵节。
  • 云如惜雨: 形容云彩似乎在珍惜即将降下的雨。
  • 漏泄春: 指春天的气息通过梅花的摇曳而散发出来。
  • 偷闲: 暂时抽出空闲时间。

典故解析:

  • 元宵节: 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和谐。
  • 梅花: 象征坚韧不拔,常用于春天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和自然意象著称,常描写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创作于元宵节,表达了在节日里人们的欢乐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诗歌鉴赏:

《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美好和节日的欢愉。诗的开头以“玉烛调元黍律均”引入,营造出一种节日氛围,暗示着元宵节的欢乐与热闹。接下来诗人以“云如惜雨钩牵雪”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云彩似乎在珍惜即将到来的雨,给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感觉。梅花在春风中摇曳,仿佛无法自禁,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天意好,物华新”的句子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机,诗人在此刻偷得闲暇,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展现了一种洒脱与悠然的态度。最后的“太平朝野都无事”则是对社会安宁的赞美,诗人希望与自然共舞,与莺花作伴,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乐观的情感贯穿始终,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烛调元黍律均: 元宵节的灯笼点亮了夜空,调和了节日的气氛。
  2. 迎长嘉节属芳辰: 迎来了长嘉节,正值春天美好时光。
  3. 云如惜雨钩牵雪: 云彩如同珍惜雨水般,将雪花牵引。
  4. 梅不禁风漏泄春: 梅花在春风中摇曳,透出春天的气息。
  5. 天意好,物华新: 天地的恩赐美好,万物焕发新生。
  6. 偷闲赢取酒边身: 暂时抽出空闲,享受酒杯旁的生活。
  7. 太平朝野都无事: 国家太平,百姓安宁,生活安稳。
  8. 且与莺花作主人: 与黄莺、花朵一起享受这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如惜雨”形象地比喻了云彩的柔情。
  • 拟人: “梅不禁风”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 对仗: 诗句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们在安稳社会中享受生活的心态,体现了乐观与从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烛: 象征节日的欢乐与希望。
  2. 梅花: 象征坚韧与春天的生机。
  3. : 象征自然的温柔与变化。
  4.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烛调元”中的“玉烛”指的是什么?

    • A. 灯笼
    • B. 花
    • C. 酒
  2. 诗中“梅不禁风”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春天的生机
    • C. 悲伤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对孤独的描绘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 描述春天景色与生机的诗作。
  • 《清明》: 反映春天与生活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石孝友的《鹧鸪天》:两者都强调了生活的乐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洒脱,而石孝友则表现出细腻柔和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