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春风(高平调)》
时间: 2025-01-11 02:1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怨春风(高平调)
作者: 张先 〔宋代〕
无由且住。绵绵恨似春蚕绪。
见来时饷还须去。月浅灯收。
多在偷期处。今夜掩妆花下语。
明朝芳草东西路。愿身不学相思树。
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无奈的情感,作者感到春风带来的惆怅与无由停留的恨意,像春蚕吐丝般绵绵不绝。虽然想见到爱人,却不得不离去,月亮淡淡的光辉下,灯光逐渐暗淡,更多的情感在偷偷相约的地方。今夜在花下掩面与爱人低语,明天却要各自走向东西的方向。希望自己不再像那相思树一般,只愿衣衫化作双翅,与爱人双双飞舞。
注释:
- 怨春风:指对春风的怨恨,春风寓意着春天的来临,但也带来了离别的伤感。
- 春蚕绪:春蚕吐丝,常用来比喻绵绵的情感。
- 掩妆:指掩盖妆容,暗示爱情中的羞怯。
- 罗衣:轻薄的衣服,象征着轻盈与自由。
- 双飞羽:指双双飞翔的翅膀,象征着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子野,号天池,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达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怨春风》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多情之时,春天的到来常常引发对爱情的思考和对离别的惆怅。作者通过春风的意象,表达了对相思的怨恨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对于爱情与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怨春风》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张先通过春风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意象,春蚕吐丝与相思树的比喻,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感受。整首词以轻柔的笔调,流露出对春天的怨恨,既有美丽的春风,又有离别的伤感。特别是最后一句“愿身不学相思树,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令人感受到浓烈的情感。同时,诗中运用对仗与意象的结合,使整首词的节奏感与画面感都十分鲜明,展现了张先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由且住:无法停留,表达对时间的无奈感。
- 绵绵恨似春蚕绪:情感像春蚕吐丝一样绵延不绝。
- 见来时饷还须去:即使想见爱人,还是要离去,表现了无奈的情感。
- 月浅灯收:月光淡薄,灯火渐暗,象征着夜的结束和情感的消逝。
- 多在偷期处:暗示情感在偷偷相约的地方更显珍贵。
- 今夜掩妆花下语:在花下与爱人低声细语,展现了亲密。
- 明朝芳草东西路:明日各自分别,象征着离别的无奈。
- 愿身不学相思树:希望不再像相思树那样孤独地等待。
- 但愿罗衣,化作双飞羽:希望衣物化作双翅,象征着自由与爱情的美好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恨似春蚕绪”,用春蚕的吐丝比喻绵绵的情感。
- 拟人:将“春风”赋予情感,使其成为情感的承载者。
- 对仗:如“芳草东西路”,在对称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渴望与离别的惆怅。通过春风、春蚕、相思树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生命,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惆怅。
- 春蚕:寓意着绵绵的情感,代表了为爱而生的苦楚。
- 相思树:象征着孤独的等待,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
- 罗衣与双飞羽:象征着自由和爱情的理想,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怨春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平静
-
“愿身不学相思树”中“相思树”寓意是什么?
- A. 生命
- B. 孤独的等待
- C. 美丽的风景
- D. 亲密的关系
-
诗中提到的“罗衣”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自由
- C. 权力
- D. 忍耐
答案:
- B. 忧伤
- B. 孤独的等待
- B. 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纳兰性德《虞美人·听雨》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离别的伤感,使用细腻的词句描绘情感。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在情感上有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唐宋词解读》
以上内容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怨春风》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