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吴兴莘老席上·般涉调)》

时间: 2025-01-26 00:45:55

山围画障。

风溪弄月清深漾。

玉楼苕馆人相望。

下若醲醅,竞欲金钗当。

使君劝醉青娥唱。

分明仙曲云中响。

南园百卉千家赏。

和气兼春,不独花枝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吴兴莘老席上·般涉调)
作者:张先 〔宋代〕

山围画障。风溪弄月清深漾。
玉楼苕馆人相望。下若醲醅,竞欲金钗当。
使君劝醉青娥唱。分明仙曲云中响。
南园百卉千家赏。和气兼春,不独花枝上。


白话文翻译

山环绕着像画一样的屏障,清澈的溪水在风中荡漾,月光洒落得宁静而深远。
玉楼与苕馆中,人与人彼此相望,像是那醇厚的美酒,竞相争夺金钗的光芒。
使君邀请醉酒的青娥来唱歌,清晰的仙曲在云中回响。
南园的百花千树都在欣赏,和煦的气息伴随着春天,不仅仅在花枝上展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画障:如画的屏障,形容山围成的景象美丽如画。
  • 清深漾:清澈而深邃,荡漾的水面。
  • 醲醅:醇厚的美酒。
  • 金钗:古代女子用的发钗,象征美丽与装饰。
  • 青娥:指年轻的女子,常用来指代歌女。
  • 分明:清晰可辨。
  • 百卉千家:形容花卉种类繁多。
  • 和气兼春:和煦的气息与春天的气候相结合。

典故解析:

  • 青娥: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年轻美丽的女子,尤其是歌舞表演者。
  • 玉楼苕馆:象征高雅的居所,暗示诗人所处的环境高贵而富有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士遏,号浮丘,生于宋代,是词家之一,以其细腻的词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为主,风格优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醉落魄》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雅致生活的情趣。诗人置身于山水之间,在宴席上与友人共饮,畅谈诗词,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诗歌鉴赏

《醉落魄》是一首描绘山水与酒宴相结合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诗中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感悟。

开篇的“山围画障”不仅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更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境界。随后的“风溪弄月清深漾”描绘了水面在月光下的轻柔波动,形成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此时,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共同沉浸于这份宁静与美好中。

“使君劝醉青娥唱”一语,则将宴席的欢愉与酒醉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邀请青娥歌唱,为整个场景注入了生动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宴席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和气兼春,不独花枝上”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不仅仅体现在花枝上,而是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正是张先词风的魅力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围画障:描绘出美丽的山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风溪弄月清深漾:水面在微风中轻轻荡漾,月光洒下,增添了夜的清幽。
  3. 玉楼苕馆人相望:在高雅的楼阁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凝视,形成了一种默契的交流。
  4. 下若醲醅,竞欲金钗当:形容酒香醇厚,人与人之间如同争夺金钗般,彼此欣赏。
  5. 使君劝醉青娥唱:使君邀请喝醉的歌女来唱歌,使气氛更加热烈。
  6. 分明仙曲云中响:清晰的音乐在空中回荡,宛如仙曲般动人。
  7. 南园百卉千家赏:南园中百花齐放,吸引众人来欣赏。
  8. 和气兼春,不独花枝上:春天的气息不仅限于花木,更是充盈在整个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描绘得如画一般,生动形象。
  • 拟人:月光、溪水仿佛有了情感,能够与人互动。
  • 对仗:如“百卉千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宴席上的欢愉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高远。
  • :象征明亮与清幽,常代表思乡与美好。
  • :象征欢愉与放松,也代表人际关系的融洽。
  • :象征生命的美丽与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娥”指的是谁?
    A. 年轻女子
    B. 老年女子
    C. 小孩

  2. “山围画障”中的“画障”用来形容什么?
    A. 画作
    B. 山的景象
    C. 建筑

  3. 诗中“和气兼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欢愉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春天与美好生活。
  • 柳永的《雨霖铃》: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张先的《醉落魄》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通过自然景色与情感表达,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但张先更加侧重于宴席的欢愉,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词源与词韵》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