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已矣轩》

时间: 2025-01-22 19:55:33

蛮触无休日,菟裘有别天。

抚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蛮触无休日,菟裘有别天。
抚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杂的逃避。诗中提到,蛮族的触犯没有休止,像是无尽的骚扰,而自己却在这片宁静的山居中,感受着与世隔绝的清新。抚摸松树并不是已经结束的事情,采摘菊花也未必能让人心境悠然自得。

注释:

  • 蛮触:蛮族的侵犯或打扰,指外界的纷扰。
  • 菟裘:菟裘指的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象征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 抚松:抚摸松树,象征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釆菊:采摘菊花,菊花象征隐逸和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名于世,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作品多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杨万里隐居于山林之时,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浮华的反思。

诗歌鉴赏: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已矣轩》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外界烦扰的抵制。诗的开头“蛮触无休日”,直入主题,表明外界的骚扰是常态,仿佛无时无刻不在侵扰着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菟裘有别天”,则用“菟裘”这一意象,表现出一份与世隔绝的安逸与清新,捕捉到了一种自然和人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诗人通过抚松和采菊这两种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但又隐含着一种无奈,抚松未必是结束,采菊也未必能让心情悠然。这样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令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思人世间的喧嚣与纷乱。杨万里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哲理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蛮触无休日:指外界的骚扰如同蛮族的侵犯,永无休止。
  2. 菟裘有别天:菟裘象征超然的境界,与世隔绝,表现出一种理想的隐居状态。
  3. 抚松非已矣:抚摸松树并不是一种结束,暗指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还在继续。
  4. 釆菊未悠然:采摘菊花并不能使人心情完全放松,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外界的烦扰比作蛮族的侵犯,增强表现力。
  • 对比:对外界的扰动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松树和菊花作为自然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纷扰的厌倦。诗中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烦扰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蛮触:象征外界的干扰与骚扰。
  • 菟裘:象征与世隔绝的理想生活状态。
  • 松树:象征坚韧与自然的亲密。
  • 菊花:象征清雅与隐逸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蛮触无休日”中“蛮触”指的是什么? A. 外界的骚扰
    B. 内心的烦恼
    C. 自然的美好
    D. 生活的琐事

  2. “抚松非已矣”的意思是什么? A. 抚摸松树已经结束
    B. 抚摸松树还未结束
    C. 松树已无意义
    D. 松树需要照顾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自然生活
    C. 繁华世界
    D. 军事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这两首诗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