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茂有诗来适山间劚地得笋因遗以并赓韵》

时间: 2025-01-27 03:33:35

篱菊初黄枫叶丹,苍筠共此屋三间。

拂天未带山云白,斸地已凝湘晕斑。

玉版有时堪咀嚼,石栏何日共跻攀。

山家聊送清班兆,且为屏星纤九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篱菊初黄枫叶丹,苍筠共此屋三间。 拂天未带山云白,斸地已凝湘晕斑。 玉版有时堪咀嚼,石栏何日共跻攀。 山家聊送清班兆,且为屏星纤九关。

白话文翻译

篱笆旁的菊花初现黄色,枫叶已红,苍翠的竹子与我共在这三间屋子。 竹子高耸入云,未带山间白云,掘地时已见湘水般的斑纹。 有时可以咀嚼玉版(指竹笋),何时能共攀石栏。 山中人家随意送来清新的竹笋,暂且为屏星(指竹笋)穿越九关。

注释

  • 篱菊初黄:篱笆旁的菊花开始变黄。
  • 枫叶丹:枫叶变红。
  • 苍筠:苍翠的竹子。
  • 拂天未带山云白:竹子高耸入云,但没有带山间的白云。
  • 斸地已凝湘晕斑:掘地时已见湘水般的斑纹。
  • 玉版:指竹笋。
  • 石栏:石制的栏杆。
  • 山家:山中的人家。
  • 清班兆:清新的竹笋。
  • 屏星:指竹笋。
  • 纤九关:穿越九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1183-1243),字肃之,号倦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岳飞的孙子。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岳珂收到赵季茂的诗后所作的回应。诗中描述了山间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间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篱笆旁的菊花、枫叶和苍翠的竹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诗中“拂天未带山云白,斸地已凝湘晕斑”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高耸和地下的斑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后两句则通过“玉版”和“石栏”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岳珂诗歌的自然风格和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篱菊初黄枫叶丹:描绘秋天的景色,菊花初黄,枫叶已红,色彩鲜明。
  2. 苍筠共此屋三间:苍翠的竹子与诗人共在这三间屋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拂天未带山云白:竹子高耸入云,但没有带山间的白云,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高大。
  4. 斸地已凝湘晕斑:掘地时已见湘水般的斑纹,比喻地下的斑纹美丽如湘水。
  5. 玉版有时堪咀嚼:有时可以咀嚼玉版(指竹笋),表达了对竹笋的喜爱。
  6. 石栏何日共跻攀:何时能共攀石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同生活的向往。
  7. 山家聊送清班兆:山中人家随意送来清新的竹笋,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喜爱。
  8. 且为屏星纤九关:暂且为屏星(指竹笋)穿越九关,表达了对竹笋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篱菊初黄枫叶丹”与“苍筠共此屋三间”,“拂天未带山云白”与“斸地已凝湘晕斑”。
  • 比喻:如“玉版”比喻竹笋,“湘晕斑”比喻地下的斑纹。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篱菊:象征秋天。
  • 枫叶:象征秋天的色彩。
  • 苍筠:象征高洁。
  • 玉版:象征竹笋的美味。
  • 石栏:象征共同生活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篱菊初黄枫叶丹”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玉版”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竹笋 B. 石头 C. 书本 D. 玉器

  3. 诗中“石栏何日共跻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战争的忧虑

答案

  1. C. 秋天
  2. A. 竹笋
  3. B. 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同样描绘秋天景色,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间秋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秋兴八首》与岳珂此诗相比,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而岳珂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岳珂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岳珂诗集》:岳珂的诗集,收录了其大部分诗作。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岳珂的这首诗,包括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