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有林泉趣,寻幽剪薜萝。
半山无石碍,此境得春多。
隔岸桃花坞,临溪竹箭波。
兹应是仙隐,鹤驭几时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林间寻幽探胜的乐趣。客人有对林泉的兴趣,特意来这里寻找幽静之处,采剪薜萝(蔓藤植物)。半山上没有石头的阻碍,这样的环境让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隔着小溪可以看到桃花盛开的地方,临近溪边则是竹子与水波的交融。这里仿佛是隐居的仙境,不知道仙鹤会在何时飞过。
注释: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作装饰或编织。
- 无石碍:没有石头的障碍,形容山势平缓。
- 桃花坞:指盛开桃花的地方,通常是春天的美景。
- 竹箭波:形容竹林与溪水的景象,生动形象。
- 仙隐:隐士或神仙的居所,形容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鹤驭:鹤是长寿的象征,常与隐居生活相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蒋祺,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在宋代,文人常常向往隐逸生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蒋祺的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五言律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首句“客有林泉趣”引入了诗中人物的身份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接下来的“寻幽剪薜萝”则展现了他在山林中探寻幽静之美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读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在意象的处理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桃花坞”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希望,而“竹箭波”则传达了自然的灵动与柔美。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美,还传达了内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兹应是仙隐,鹤驭几时过”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隐喻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憧憬,令人产生共鸣。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更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有林泉趣:引入诗人自我,强调对自然的喜爱。
- 寻幽剪薜萝:描绘寻幽探胜的场景,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
- 半山无石碍:无障碍的环境,象征顺畅与和谐。
- 此境得春多:春天的气息浓厚,意象鲜活。
- 隔岸桃花坞:描绘春日美景,增添诗意。
- 临溪竹箭波:描绘溪边的景象,生动形象。
- 兹应是仙隐:理想的隐居生活,寄托诗人理想。
- 鹤驭几时过:渴望与仙人相会的情感,象征长寿。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桃花坞”“竹箭波”等意象,比喻春天的美好。
- 对仗:整首诗格律严谨,工整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和谐与宁静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 林泉: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薜萝:代表自然的生机。
- 桃花:象征春天与希望。
- 竹子:代表坚韧与柔美。
- 仙隐:隐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薜萝”是一种什么植物? A. 观赏植物
B. 藤本植物
C. 食用植物
答案:B -
“桃花坞”主要指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答案:C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都市生活
B. 隐逸生活
C. 游历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而蒋祺的作品则是春天的生机。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蒋祺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