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山早兴
作者: 张镃 〔宋代〕
出郭凉舆稳,山晨气自浓。
寺园逢水断,塔中路过重。
啄木声穿竹,凌霄色映松。
世欢吾傥泥,那遂此从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出城游览北山的情景。乘坐的凉车稳稳地行驶,清晨的山气格外浓厚。在寺庙的园子里,水流断断续续,塔楼中通往外面的路显得曲折而重重。啄木鸟的啄食声穿透了竹林,凌霄花的色彩映照在松树上。世人欢愉的场景让我如同在泥泞中般惬意,这样的从容态度正是我追求的。
注释:
- 郭:指城郭,即城市的周围。
- 凉舆:凉车,古代一种轻便的车,适合夏天出游。
- 寺园:寺庙的园子。
- 水断:水流断断续续,形容水流不畅。
- 塔中路过重:在塔楼中通往外面的路很曲折。
- 啄木:啄木鸟,象征勤劳和生机。
- 凌霄:凌霄花,一种花卉,常用来比喻高洁。
- 世欢吾傥泥:世间的欢愉让我感到如同踏入泥泞般的惬意。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的“啄木”可以引申为勤奋和坚持的象征,而“凌霄”则常用来象征高洁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仲谋,号幼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擅长描绘山水之美。
创作背景:
《北山早兴》写作于北山清晨,反映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悠闲心境。此时正值宋代,社会安定,文人们常常借游山玩水抒发情感,张镃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北山早兴》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张镃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出城时的悠闲状态,凉舆稳稳,恰如其分地渲染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接着,山晨的气息浓郁,仿佛让人感受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给人一种脱离尘嚣的宁静感。
在寺园与塔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水断”和“路过重”两句,传达出一种曲折而又幽深的意境,暗示着人生的道路也常常如此,充满了起伏与变化。啄木鸟的啄食声与凌霄花的色彩交相辉映,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仿佛在提醒人们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最后一句“世欢吾傥泥”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欢愉的淡然态度,仿若在泥泞中仍旧从容自得,体现出一种超然于世的洒脱与无羁。整首诗意境悠长,情感真挚,展示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态度的和谐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郭凉舆稳:诗人出城,乘坐的凉车平稳,体现出轻松的心情。
- 山晨气自浓:清晨的山气自然浓厚,带来清新的空气,感受自然。
- 寺园逢水断:在寺庙的园子里,水流显得断断续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塔中路过重:塔楼中通往外面的路曲折而重重,暗示人生的道路充满挑战。
- 啄木声穿竹:啄木鸟在竹林中啄食,声响清脆,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凌霄色映松:凌霄花的色彩映照在松树上,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世欢吾傥泥:世间的欢愉让我感到如同踏入泥泞,这种从容态度体现了超然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晨山气比喻为一种浓厚的气息,形象生动。
- 拟人:啄木鸟的声音被赋予了穿透力,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水断”“路过重”,形成了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享受生活的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舆:象征着悠闲与放松。
- 山晨:代表着清新与生机。
- 寺园:象征着宁静与修身养性。
- 啄木:代表着勤劳与生命的力量。
- 凌霄: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凉舆”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车
- B. 一种船
- C. 一种房屋
- D. 一种动物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凌霄”是一种_____。
-
判断题:诗中“世欢吾傥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欢愉的追求。
- 对
- 错
答案:
- A
- 花卉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加注重秋天的寂静与孤独感。
- 孟浩然《春晓》: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情感上更为欢快与明朗。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张镃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从容与淡泊,而王维和孟浩然则更侧重于自然的不同季节所带来的情感变化。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传记》
这一系列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北山早兴》的艺术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