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杨六侍御同宿(一喜下有与字)》
时间: 2025-01-11 06:10: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杨六侍御同宿(一喜下有与字) 白居易
岸帻静言明月夜,
匡床闲卧落花朝。
二三月里饶春睡,
七八年来不早朝。
浊水清尘难会合,
高鹏低鷃各逍遥。
眼看又上青云去,
更卜同衾一两宵。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月夜,我静静地坐在岸边,轻声细语;在宽大的床上,悠闲地躺着,感受着落花的清晨。在这二三月的春天里,我享受着慵懒的睡眠,已经七八年没有早起参加朝廷的事务。浑浊的水与清澈的尘土难以相交,而高飞的鹏鸟与低飞的燕子,各自自在逍遥。眼看着又要升上青云了,真希望再与老友共度一两宵。
注释:
- 岸帻:岸边戴着斗笠,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匡床:宽大的床,象征舒适和安逸。
- 饶春睡:春天的慵懒睡眠,意指享受春日的悠闲。
- 浊水清尘:比喻不同的境遇或人,彼此难以相交。
- 高鹏低鷃:高飞的鹏鸟与低飞的小燕,象征不同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卒于长安。他的作品涉及多种题材,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平易近人的风格著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心民生,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喜杨六侍御同宿》是白居易在阐述个人情感与友谊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闲适的向往。诗作的背景可能是在他任职期间,因与友人相聚而感到愉悦,同时又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格式,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闲适,展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岸帻静言明月夜,匡床闲卧落花朝”便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此时的悠闲与安宁,既有月夜的清幽,又有晨光的温暖,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接下来的“二三月里饶春睡,七八年来不早朝”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春天的慵懒仿佛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早朝的缺席则暗示了他对官场事务的疏离和倦怠。诗人用“浊水清尘难会合”描绘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追求与生存状态,象征着他对世俗纷争的淡漠。
最后两句“眼看又上青云去,更卜同衾一两宵”则充满了对友谊的期待,虽然生活中有着不同的理想与追求,但他仍然渴望与老友共度美好时光,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来看,诗歌在意境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岸帻静言明月夜:描绘了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诗人身处岸边,心境宁静,轻声细语,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 匡床闲卧落花朝:在宽大的床上悠闲地躺着,感受着落花的清晨,传达了春天的慵懒与舒适。
- 二三月里饶春睡:春天的睡眠是舒适而惬意的,暗示诗人享受着生活中的悠闲时光。
- 七八年来不早朝:表露出诗人对朝廷事务的厌倦,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漠然。
- 浊水清尘难会合:象征不同境遇的人难以相交,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高鹏低鷃各逍遥:高飞的鹏鸟与低飞的小燕,象征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与理想。
- 眼看又上青云去:暗示诗人即将重返官场或追求更高的理想,带着一丝无奈。
- 更卜同衾一两宵:期盼与老友共度几夜,以此来弥补生活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鹏低鷃”,展现了对比的美感,强调不同境遇的诗意。
- 比喻:用浊水与清尘来象征不同的人生选择,增强了诗的深度。
- 拟人:把自然景象赋予人类情感,使得意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宁静的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宁静与清幽,代表诗人内心的平和。
- 落花: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 高鹏与低鷃:分别象征理想的高远与现实的平凡,体现了人生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岸帻”指什么?
- A. 农具
- B. 斗笠
- C. 鱼网
- D. 船只
-
“高鹏低鷃”中高鹏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平凡
- B. 理想与追求
- C. 失落
- D. 友谊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哪种情感?
- A. 厌倦
- B. 愉悦
- C. 迷茫
- D. 痛苦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喜杨六侍御同宿》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但白居易更侧重于闲适与友谊,而杜甫则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主题表达上展现了各自的风格与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