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入皇城赠王留守仆射
白居易 〔唐代〕
津桥残月晓沈沈,
风露凄清禁署深。
城柳宫槐谩摇落,
悲愁不到贵人心。
白话文翻译:
清晨,残月依旧挂在津桥上,显得沉沉的。微风吹过,露水寒冷,禁苑深处显得格外凄清。城中的柳树和宫中的槐树随意摇曳着,然而这些悲愁却无法传达到贵人的心中。
注释:
- 津桥:指渡口的桥,这里象征着通往皇城的道路。
- 沈沈:形容月色暗淡而沉重。
- 风露:风中带着露水,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禁署:指皇宫的禁地,表示深邃和神秘。
- 城柳宫槐:指城中的柳树和宫中的槐树,象征着繁华与凋零。
- 谩摇落:随意地摇摆、凋零,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 贵人心:指皇宫中的高贵之人,象征着权力与冷漠。
典故解析:
该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反映出古代对皇权的敬畏及对身处高位者的情感疏离。诗中“贵人心”隐含了对权贵冷漠的批判,表现出士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任职之际,表达了他对朝廷生活的感受和对权贵冷漠的失望。在早入皇城的清晨,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早入皇城赠王留守仆射》是一首在清晨时分描绘孤寂情绪的诗作。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早晨的景象,残月、风露,以及摇曳的柳树和槐树,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凄凉的画面。诗的前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仿佛在预示着内心的忧愁。
诗中提到的“贵人心”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失落与无奈。尽管周遭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变化,但这些情感却无法触动高位者的心。白居易在此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与权贵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整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卓越的艺术才华与深刻的社会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津桥残月晓沈沈:描绘了清晨残月的状态,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沉重的感觉。
- 风露凄清禁署深:以“风露”描绘清晨的寒意,禁苑的深邃又增添了几分凄凉。
- 城柳宫槐谩摇落:柳树和槐树的摇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悲愁不到贵人心:表达了对高位者情感冷漠的失望,暗示士人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情感。
- 拟人:柳树和槐树的摇落似乎在诉说着人间的悲愁。
-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使得诗歌更为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权贵冷漠的批判。它表达了士人与权贵之间的情感隔阂,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思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津桥:象征着通往权力中心的道路,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残月:暗示了事物的凋零与不再。
- 风露:传达出清晨的寒意与孤寂。
- 城柳宫槐:象征着繁华与凋零,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悲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津桥残月晓沈沈”中,“沈沈”指的是: A. 轻盈
B. 沉重
C. 明亮
D. 模糊 -
“悲愁不到贵人心”中的“贵人”主要指: A. 普通百姓
B. 高位者
C. 王留守
D. 诗人 -
诗中提到的“城柳宫槐”主要象征: A. 繁华与生机
B. 凋零与失落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的深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常常探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杜甫的《春望》中表现出战乱带来的愁苦,与白居易在《早入皇城赠王留守仆射》中对权贵冷漠的反思相呼应,体现了唐代士人的共同困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