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洵阳王令之官》

时间: 2025-02-04 16:34:56

离马嘶高枝,郊原夏景深。

还持长者政,往慰远人心。

种黍侔千户,张鱼盛百金。

江山永嘉咏,时寄草堂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马嘶高枝,郊原夏景深。
还持长者政,往慰远人心。
种黍侔千户,张鱼盛百金。
江山永嘉咏,时寄草堂吟。

白话文翻译:

马儿在高枝旁嘶鸣,郊野的夏天景色深邃而美丽。
你还在治理百姓,去安慰远方的人民的心情。
种植的黍米足以供养千家万户,张开的渔网可以捕获百金。
在这江山的美景中,我吟唱着永嘉的诗篇,时常寄情于草堂之中。

注释:

  • 离马:离开马车,指出发。
  • 高枝:高大的树枝,暗示离别的时刻。
  • 长者政:长者指德高望重的人,政指政治,治理。
  • :相等,比得上。
  • :装满,丰富的意思。
  • 百金:形容财富,意指收获。

典故解析

  • “江山永嘉”指的是永嘉地区的治理和美好风光,代表了作者对国家繁荣的向往与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常表达对社会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政务与个人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郊原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与对家乡的眷恋。开篇“离马嘶高枝”,生动展现了离别的情景,配合“郊原夏景深”,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夏日气息,仿佛引人置身于那一片广袤的田野之中。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现了对长者政治的赞美与期许,传达出对社会的责任感。诗中提到的“种黍侔千户”,体现出农业生产的丰盈与生机,象征着富足的生活。最后,诗人用“江山永嘉咏,时寄草堂吟”来收尾,既表达了对故乡美好景致的赞美,也渗透了对个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马嘶高枝: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马嘶声响,似乎在诉说着不舍。
  • 郊原夏景深:展现夏日的美丽,令人留连忘返。
  • 还持长者政:表达对友人继续治理的期待,寄托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 往慰远人心:强调了关心他人的情怀,体现了人际间的温暖。
  • 种黍侔千户:显示丰收的农业,传达了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 张鱼盛百金:象征着财富的收获与希望。
  • 江山永嘉咏: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景的赞美。
  • 时寄草堂吟:流露出对隐居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离马嘶高枝,郊原夏景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丰收与富裕比喻成“千户”和“百金”,形象而生动。
  • 拟人:通过马的嘶鸣来表现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离别与旅途。
  • 高枝:代表着希望与高远的理想。
  • 夏景: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美好。
  • 黍与鱼:象征丰收与富裕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离马嘶高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离别
    c) 欢迎

  2. “种黍侔千户”中的“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财富
    c) 人口

  3.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草堂”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隐居生活
    c) 乡村

答案

  1. b) 离别
  2. a) 一种植物
  3. b) 隐居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对故乡的深情,但杜甫的情感更显沉重,而韩维的诗则带有一丝轻松的祝福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韩维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