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示知命)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乍晴秋好。黄菊欹乌帽。
不见清谈人绝倒。更忆添丁小小。
蜀娘漫点花酥。酒槽空滴真珠。
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
白话文翻译:
初秋的天气刚刚晴好,
黄菊斜倚在乌黑的帽子上。
不见那些清谈的人倒下了。
更想起当年添丁的欢喜。
蜀地的姑娘随意点缀花酥,
酒槽里空空如也,滴落着珍珠般的美酒。
兄弟四人各自分开居住,
希望来年能一起插上茱萸。
注释:
- 乍晴:刚刚晴好的样子。
- 秋好:指秋天的天气很好。
- 黄菊:秋天的花,象征着成熟和丰收。
- 清谈:指高雅的谈话。
- 添丁:指家中添了新成员,通常是指生孩子。
- 蜀娘:指四川的女子,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姑娘。
- 花酥:一种美食,可能指点心。
- 酒槽:盛放酒的器具,象征饮酒的欢愉。
- 茱萸:一种植物,传统上在重阳节插茱萸以祈求平安。
典故解析:
这首词中提到的“茱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象征,尤其在重阳节时,人们会插茱萸以驱邪避祟,祈求健康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家庭的思考。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清平乐(示知命)》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秋的美景和对往事的深切怀念。开篇以“乍晴秋好”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秋日氛围。接着,通过“黄菊欹乌帽”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丰收与成熟,黄菊的存在不仅增添了色彩,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在词的中间部分,黄庭坚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特别是“添丁小小”的记忆,暗示着对家庭的温暖和对生命延续的珍惜。蜀娘的“漫点花酥”,则带有一丝生活的闲适与甜美,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最后,词的结尾提到“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不仅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思考,也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盼。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情的回忆,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乍晴秋好:初秋的天气刚刚变好,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美好。
- 黄菊欹乌帽:黄菊的姿态与黑色帽子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秋日景象。
- 不见清谈人绝倒:没有那些高雅的谈话,暗示生活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疏远。
- 更忆添丁小小:回忆起往年添丁的喜悦,表现出对家庭的珍视。
- 蜀娘漫点花酥:闲适的生活场景,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感。
- 酒槽空滴真珠:酒槽空空,滴落的美酒象征着失去的欢乐。
- 兄弟四人别住:兄弟分离,反映出家庭关系的变迁。
- 他年同插茱萸:对未来重聚的期望,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槽空滴真珠”,将美酒比作珍珠,增添了诗的美感。
- 对仗:全词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秋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体现了黄庭坚的生活哲学与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菊:象征秋天的成熟与丰收。
- 清谈:代表高雅的生活方式。
- 添丁:象征家庭的延续与繁荣。
- 蜀娘:美丽的象征,体现生活的美好。
- 茱萸:象征着团圆与平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乍晴秋好”中的“乍晴”意指: A. 刚刚晴好
B. 突然变晴
C. 长时间晴天 -
“兄弟四人别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谊的增强
B. 家庭的分离
C. 亲密的团聚 -
“酒槽空滴真珠”中的“真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回忆
C. 美酒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黄庭坚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均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