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灵椿台》

时间: 2025-01-11 15:03:10

固蔕深根且一邱,少时尝恐斧斤求。

何人比拟明堂柱,几岁经营江汉洲。

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

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眼石枕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固蔕深根且一邱,少时尝恐斧斤求。
何人比拟明堂柱,几岁经营江汉洲。
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
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眼石枕头。

白话文翻译:

这棵树根深扎于土,宛如高丘;年少时曾经害怕斧头的砍伐。
有谁能与它相比,像明堂的支柱,经过多少年在江汉洲上经营?
最终因为才华平庸而名声传遍四海,果然没有灾祸可以经历千秋。
在空旷的山中,万籁俱寂,月光明亮,我如何才能在石枕头上安然入睡?

注释:

字词注释:

  • 固蔕:指树木的根系,深扎而稳固。
  • 斧斤:指砍伐树木的工具,表示对树木的威胁。
  • 明堂柱:古代建筑中重要的支柱,象征稳定和重要性。
  • 江汉洲:指长江和汉水交汇的地方,象征广阔的土地和历史积淀。
  • 无祸:没有灾难。

典故解析: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象征权威和光辉。
  • 江汉洲:代表历史的积累与自然的雄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代表了宋代文学的高峰之一。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灵椿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固蔕深根”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扎根于大地、稳固而不动摇的生命态度,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诗人将自己的命运与自然相结合,反思个人的平庸与时代的无常,发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宁静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空山万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月明清幽的意境,表现了他对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渴求。全诗情韵悠长,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固蔕深根且一邱:描述树木扎根深厚,像高丘般稳固,象征着持久与坚韧。
  2. 少时尝恐斧斤求:回忆年少时对斧头的恐惧,暗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知。
  3. 何人比拟明堂柱:感叹有谁能与这样的树木相提并论,强调其重要性。
  4. 几岁经营江汉洲:思考树木在岁月中的成长与磨砺,反映时间的流逝。
  5. 终以不才名四海:自谦,尽管名声远扬,仍感到自己才华平庸。
  6. 果然无祸阅千秋:感慨自己未遭灾难,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7. 空山万籁月明底:描绘寂静的山中,月光照耀,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8. 安得闲眼石枕头:表达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石枕上安心入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比作明堂柱,强调其重要性。
  • 对仗:如“固蔕深根且一邱”和“空山万籁月明底”,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象征:树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持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探讨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固蔕:象征生命的深厚与根基。
  • 明堂柱:代表着权威与重要性,暗示人类的追求与理想。
  • 空山万籁:象征宁静与超脱,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固蔕”指的是什么? A) 树木的根
    B) 大地
    C) 月亮
    D) 河流

  2. 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态度是?
    A) 自信
    B) 自谦
    C) 骄傲
    D) 怀疑

  3. “空山万籁月明底”的意境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繁华
    B) 宁静
    C) 喧闹
    D) 悲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王维:两者均擅长描绘自然,黄庭坚侧重哲理思考,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