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威敏》
时间: 2025-01-22 20:46: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文事,有武备,公之笔札蔚然可占也。兵凶器,战危事,公之此事非直一谦也。以公之才,持必胜之策,而于顾虑独如此其严也。嗟今之人,万一不逮,谈伊吾,望天山,乃抵掌而奋髯也。尔言则轻,民之歼也。好谋而成,视吾奁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军事与文治的思考,指出公(指作者或某个重要人物)在文治与武备方面都有卓越才能,能够通过文字和策略进行占卜和谋划。战争是凶险的事情,而公对此事的态度不仅仅是谦虚。他拥有必胜的计划,却对局势的严峻保持高度的警惕。如今的人们若是不能把握局势,空谈理想,像仰望天山般无能为力,只能拍手自夸。你们的言辞显得轻率,民众的命运岌岌可危。善于谋划者方能成功,像是看重自己的宝物一样。
注释
- 公:指代诗中的某位重要人物,可能是指作者的自我表现。
- 笔札:指书信或文书,象征着文治。
- 兵凶器:指兵器,象征战争的险恶。
- 嗟:感叹词,表示对形势的不满和无奈。
- 伊吾:指代某种理想或目标,可能是古代对理想境界的称呼。
- 望天山: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
- 抵掌而奋髯:形容激动、振奋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著名诗人,生于书香世家,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象,常以直白的笔调表达对时事的看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有着深刻的思考,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军事和文治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公的描写,展现了他文武双全的才能,强调了文治与武备的结合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诗人对于当下人们的态度表示失望,批评他们空谈理想而不切实际,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慨。
诗中“兵凶器,战危事”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命的轻视,强化了诗人对军事的警惕。接着,诗人用“望天山”这一意象,隐喻人们的理想往往是遥不可及的,反映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逐渐从对公的赞美转向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最后以“好谋而成,视吾奁也”作为总结,强调了谋划的重要性,暗示只有通过合理的计划和行动,才能实现理想,保障民众的安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文事,有武备:意指作者或公具有文治和武备的才能。
- 公之笔札蔚然可占也:通过公的文书,可以推测出未来的事态发展。
- 兵凶器,战危事:强调战争带来的危险和对生命的威胁。
- 公之此事非直一谦也:公对于战争的态度不仅仅是谦虚,背后有更深的考量。
- 以公之才,持必胜之策:公的才能足以制定必胜的策略。
- 而于顾虑独如此其严也:尽管有信心,但对形势的严峻保持警惕。
- 嗟今之人,万一不逮:对如今人们的失望,担心他们无法把握局势。
- 谈伊吾,望天山:人们空谈理想,实际却无能为力。
- 乃抵掌而奋髯也:形容激动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 尔言则轻,民之歼也:你们的话显得轻率,民众的命运岌岌可危。
- 好谋而成,视吾奁也:强调谋划得当才能实现目标,如同珍视自己的宝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望天山”比喻理想的遥远。
- 对仗:文事与武备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夸张:描述当今人们的状态,强调空谈与无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文治与武备的平衡,以及在动荡的社会中,责任和谋划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当今人们的批判,呼吁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激励人们要有实际行动而非空谈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事:象征文化、教育。
- 武备:象征军事、力量。
- 兵凶器:战争的残酷。
- 天山:理想的象征,遥不可及。
- 抵掌而奋髯:无所作为的激动状态。
这些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关注,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公”指代的是谁?
- A. 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
- B. 诗人自己
- C. 一位文人
- D. 不确定
-
“望天山”的意象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现实
- C. 未来
- D. 战争
-
诗人对当今人们的态度是什么?
- A. 赞美
- B. 失望
- C. 无所谓
- D. 崇敬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赤壁赋》 - 苏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但更多聚焦在个人的悲伤与时局的无奈。
- 苏轼的《赤壁赋》:则通过历史的反思,展现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情感更加洒脱。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社会主题的不同切入角度,反映出各自的风格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岳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