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

时间: 2025-01-26 23:24:34

役役催行迈,忽忽过此春。

杯翻五湖月,筝扫九华云。

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

兹游四千里,今日过三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役役催行迈,忽忽过此春。
杯翻五湖月,筝扫九华云。
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
兹游四千里,今日过三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舟中行驶,面临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感叹行程的匆忙,春天的流逝。酒杯翻起,映照着湖面上的月光,琴声似乎扫过了九华山的云朵。虽然不是风和烟的景色更好,但为何我的诗句却显得如此新鲜?此行已经游历了四千里,而今天我才刚刚过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注释:

字词注释

  • 役役:形容行程匆忙,急促的样子。
  • 忽忽:形容时间流逝的快,转瞬即逝。
  • 杯翻:比喻酒杯倾斜,酒液洒出,常用来形容饮酒的场景。
  • 筝扫:指用筝声扫过,形象地描绘音乐在空中流淌的感觉。
  • 句子新:指诗句的内容新颖,生动。

典故解析

  • 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象征着高洁与超脱。
  • 五湖:泛指江湖水域,代表广阔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期间,描绘了他在舟中经过九华山时的所见所感。春天的气息让人感慨时光流逝,而诗中展现的自然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赞美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日舟行中的感受和思考。开头的“役役催行迈”便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仿佛在感叹春天的转瞬即逝。接着,诗人通过“杯翻五湖月”和“筝扫九华云”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水乡图景:月光映照在湖面,筝声飘荡在山间,仿佛自然与音乐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而后两句“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则表达了诗人对诗句内容的自我反思与审视,尽管自然景色美好,但真正动人的还是那份对生活的感悟与表达。最后一句“兹游四千里,今日过三分”则再次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时光的宝贵,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不仅有着清新自然的景色描绘,还有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艺术创作的思考,是一首兼具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役役催行迈:形容赶路的匆忙,暗示时间的急促。
  2. 忽忽过此春:春天转瞬即逝,令人感慨。
  3. 杯翻五湖月:酒杯翻转,映照湖面月光,营造出一种饮酒赏景的氛围。
  4. 筝扫九华云:筝声如同风扫过九华山上的云朵,意象优美。
  5. 不是风烟好:不是单纯的风烟景色更好。
  6. 何缘句子新:反思自我创作,得出新鲜的诗句。
  7. 兹游四千里:已游历四千里,暗示旅途的艰辛。
  8. 今日过三分:今天才不过旅程的三分之一,强调旅途的漫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与酒杯结合,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如第二句与第三句。
  • 拟人:将筝声拟人化,像是扫过云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短暂,代表青春和生命的流逝。
  • 湖月:象征宁静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九华云:代表高远与超脱,表现出诗人向往的境界。
  • 筝声:象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连接了音乐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役役催行迈”是指什么?

    • A. 旅途艰辛
    • B. 行程匆忙
    • C. 风光明媚
  2. “杯翻五湖月”中的“杯”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茶杯
    • C. 水杯
  3. 诗人对旅途的感受是?

    • A. 轻松愉快
    • B. 漫长而艰辛
    • C. 迅速而短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柳宗元《江雪》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过池阳》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但杨万里的诗更强调旅途的感悟,而王维则更注重静谧的自然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