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倚天松骨冷,背日海云高。
淮上人垂櫜,阁中客赠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冬天,松树倚天而立,骨骼似乎也感到寒冷;背对着阳光,海面上的云层高高飘浮。淮河上的人们正在垂钓,阁楼中的客人送来了温暖的袍子。
注释:
- 倚天:指松树高耸入天。
- 松骨冷:松树的枝干如同骨头般寒冷,形容冬天的寒冷。
- 背日:背对着阳光,表示光线照射方向。
- 海云高:海上的云层高高在上,描绘了冬日的天空。
- 淮上:指淮河流域,表示特定的地理位置。
- 垂櫜:櫜,古时指钓鱼用的工具,这里指垂钓。
- 阁中:阁楼、楼阁中的意思。
- 客赠袍:客人送来的袍子,表达了温情与关怀。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反映了古代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在冬天的寒冷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显得格外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致隆,字子美,号惟庵,宋代诗人,出生于湖北,擅长诗词,常以自然景物和民生为题材,作品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冬寒》作于宋代的冬季,诗人可能在寒冷的季节中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温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冬天的感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关怀。
诗歌鉴赏:
《冬寒》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寒冷与孤寂,同时流露出人情的温暖。第一句“倚天松骨冷”通过松树的冷峻形象,勾勒出冬天的严酷,仿佛连松树也在寒风中颤抖。接着“背日海云高”则转向大自然,描绘出冬天高远而冷清的天空,给人一种广袤却孤独的感觉。这样的对比,强化了寒冷的氛围。
后两句“淮上人垂櫜,阁中客赠袍”则带来了温暖的转折。垂钓的人在寒冷中寻找生计,而阁楼中的客人却以袍子相赠,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关怀。诗的情感在此得到了升华,展示了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多么珍贵。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冬日的景象,更透过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倚天松骨冷:以松树为象征,暗示寒冷的环境,松树高耸,给人冰冷的感觉。
- 背日海云高:描绘天空与海面,表现出一种苍茫与冷峻的气氛。
- 淮上人垂櫜:描绘人们在淮河边垂钓,暗示生活的艰辛与努力。
- 阁中客赠袍: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形成了与前面寒冷环境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倚天”和“背日”,“海云”和“人垂櫜”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松树的“骨”比喻其坚韧,暗含诗人对寒冷的感受。
- 象征:松树和海云象征着自然的冷酷,而袍子则象征人情的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寒冷与孤独,同时又通过人际之间的温暖关怀,展现了人类情感的温暖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坚韧与冷酷,代表冬日的寒冷。
- 海云:象征高远与苍茫,带有孤独感。
- 淮上人: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努力,反映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
- 袍子:象征温暖与关怀,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倚天松骨冷”中的“冷”指代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松树的坚韧
C.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
“阁中客赠袍”中,客人赠袍的意义是什么?
A. 表达对自然的无奈
B. 体现人情的温暖
C. 反映生活的艰辛 -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冬天的冷酷
B.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C. 自然与人性的交融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的《江雪》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江雪》:同样描绘寒冷的冬天,但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
- 《终南山》: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一种哲理上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赏析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