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四之二)》
时间: 2025-01-26 23:30: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四之二)
作者: 贺铸 〔宋代〕
帘影新妆一破颜。
玳筵回雪舞,小云鬟。
琼枝擢秀望难攀。
凝情处,千里望蓬山。
歌断酒阑珊。
画船箫鼓转,绿杨湾。
坠钿残燎水堂关。
斜阳里,双燕伴人闲。
白话文翻译:
新妆的帘影轻轻一撩,映出她的娇颜。
玳瑁筵席上,雪花般的舞姿绰约,小巧的云鬟轻盈飞舞。
琼枝上的花朵虽美,却难以攀附其上。
在这凝望的地方,遥远的蓬山映入眼帘。
歌声已断,酒已阑珊。
画船上的箫声和鼓声在绿杨湾中回荡。
坠落的钿子犹如残火,水堂的门户如梦如幻。
在斜阳的映照下,双燕伴着人儿悠然自得。
注释:
- 帘影:窗帘透出的影子。
- 新妆:新化的妆容,形容女子的美丽。
- 玳筵:用玳瑁装饰的宴席,象征奢华。
- 琼枝:象征美丽的花枝,形容难以攀附的美好事物。
- 蓬山:意指遥远的山,象征一种渴望。
- 阑珊:形容酒喝到尽头或酒席的结束。
- 坠钿:形容装饰品的坠落。
- 斜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字承宣,号秋水,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贺铸的晚年,恰逢他人生中的一些变故,词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贺铸的《小重山(四之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氛围,整个词篇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和丰富的情感。开头的“帘影新妆一破颜”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仿佛眼前是一位新妆的女子,透过帘影展现出她的娇美。随后的描写则通过“玳筵回雪舞,小云鬟”展现出宴席的热闹与轻盈,其间的舞姿如雪花般绚丽动人,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然而,随着词意的深入,逐渐流露出一种惆怅与无奈。“琼枝擢秀望难攀”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无法实现的遗憾,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此处的“凝情处,千里望蓬山”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远望的蓬山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与追求。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更为静谧的情境,伴随着“歌断酒阑珊”的感叹,似乎在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画船与绿杨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悠然自得的感觉,正如“斜阳里,双燕伴人闲”,在夕阳的余晖中,双燕自由飞舞,象征着一种自由与宁静,令人感到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帘影新妆一破颜”:新妆的女子透过窗帘,娇颜显露,形象生动。
- “玳筵回雪舞,小云鬟”:宴席上舞者如雪花般轻盈,小巧的发髻与之相辅相成。
- “琼枝擢秀望难攀”:美丽的花枝虽诱人,却难以触及,暗含一种遗憾。
- “凝情处,千里望蓬山”:远望蓬山,寄托了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 “歌断酒阑珊”:歌声已断,酒也喝到尽头,象征生活的无常。
- “画船箫鼓转,绿杨湾”:描绘轻快的乐曲与船只,展现出水边的美丽景致。
- “坠钿残燎水堂关”:美丽的装饰品坠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斜阳里,双燕伴人闲”:夕阳下,双燕飞舞,象征着闲适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玳筵回雪舞”,用雪比喻舞者的轻盈。
- 拟人:如“阑珊”,赋予酒以情感,增强了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宴席的美丽与生活的惆怅,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 帘影:象征着隐秘与美丽的结合。
- 玳筵:代表奢华与欢乐。
- 琼枝:象征不易到达的理想与美好。
- 蓬山:渴望与追求的象征。
- 双燕:象征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帘影新妆一破颜”意指什么? A. 新妆女子的美貌
B. 帘子被风吹动
C. 破旧的帘子 -
“歌断酒阑珊”中“阑珊”指的是? A. 酒杯空了
B. 酒席结束
C. 酒醉了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贺铸的《小重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意境上都有对美的描绘与对生活的感慨,但贺铸的词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与无奈,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贺铸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