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鹤关
赵希迈〔宋代〕
危亭石作关,假道一跻攀。
白鹤何年去,青松尽日閒。
坐时闻远水,望处小他山。
衲子云衣厚,寒犹宿此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白鹤关”的地方,关口是由危亭和石头构成的,借助一条小路才能攀登上去。白鹤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青松在阳光下显得悠闲自在。坐在这里时,能听到远处水流的声音,远望之处还有一座小山。在这个寒冷的地方,虽然穿着厚厚的僧衣,仍然感到寒冷,只能在这里栖息。
注释:
- 危亭:高高的亭子,形势险峻。
- 假道:借助的小路。
- 跻攀:攀登。
- 白鹤:象征自由与超脱的鸟类。
- 青松:常青的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衲子:指和尚,特别是穿着僧衣的人。
- 云衣厚:形容僧衣厚重。
- 宿此间:在这里住宿。
典故解析:
“白鹤”常用来象征隐逸者或追求超脱的人物,表达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青松的意象则与中国文化中对坚持和坚韧的赞美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希迈,宋代诗人,字仲明,号白鹤,山西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抒发个人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白鹤关”作于赵希迈的隐逸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环境既是他所处的现实,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白鹤关》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通过“危亭石作关,假道一跻攀”,将读者带入一个险峻的山关之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白鹤何年去”,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过往时光的思索。青松的“尽日闲”则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坐时闻远水,望处小他山”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氛围,近水遥山交相辉映,展现了自然的恬静与美好。而“衲子云衣厚,寒犹宿此间”则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即使身处美好环境中,仍然无法逃避内心的寒意,反映了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整首诗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危亭石作关”:描述白鹤关的险峻,暗示一种高远的境界。
- “假道一跻攀”:表明通往此地的艰难,暗寓追求理想的艰辛。
- “白鹤何年去”: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青松尽日闲”:象征长寿与宁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坐时闻远水”:通过声音描绘自然的恬静,营造出一种安宁的氛围。
- “望处小他山”: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暗示内心的探索与追求。
- “衲子云衣厚”:描绘僧人的形象,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 “寒犹宿此间”:即使在美好环境中,内心的寒意依然存在,反映对人生的思考。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白鹤”象征自由的灵魂,“青松”象征坚韧的品格,增强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 白鹤:象征自由与超脱,代表追求理想的精神。
- 青松:象征坚韧与长寿,反映生命的持久与不屈。
- 危亭:象征高远的理想与人生的艰难。
- 远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小他山:象征心灵的向往与内心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A. 自由与超脱
B. 财富与地位
C. 忍耐与坚韧 -
“青松尽日闲”中的“尽日”指的是? A. 整天悠闲
B. 日落时分
C. 早晨时刻 -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环境,表达孤独与自然相结合的主题。
- 李白《庐山谣》: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赵希迈与王维的作品都涉及山水,王维更注重情感细腻的描绘,而赵希迈则更倾向于哲理的思考与意境的营造。两者都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解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