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刘隐居
幽居杂岭云,清过晋时人。
学苦常如病,家和不见贫。
雪消崖溜急,春近烧痕新。
寒烛半明灭,通宵语意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称赞刘隐居的生活环境,云雾环绕的山岭宛如世外桃源,生活的清净超越了晋朝时的隐士。诗人感慨学问的艰辛,常让人感到如同生病一般,但家庭和睦让人不觉贫困的存在。雪已经融化,山崖的水流急促,春天即将来临,留下的烧痕也显得新鲜。寒冷的蜡烛光线微弱而摇曳,通宵长谈则显得更加真切而深刻。
注释:
- 幽居:隐居的生活,指远离喧嚣的隐士生活。
- 杂岭:环绕的山岭,指自然环境。
- 晋时人:指晋朝时期的人,隐士的典型代表。
- 学苦:学习的艰辛与困苦。
- 家和:家庭和睦,指家庭的和谐状态。
- 雪消:雪融化,象征春天的来临。
- 崖溜:崖边的小溪,急促的水流。
- 烧痕:烧过的痕迹,象征生命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
- 寒烛:微弱的蜡烛,象征寒冷的环境与暗淡的光亮。
- 通宵:整夜,指长时间的交流与交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希迈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字元亨,号静斋。他在诗词创作上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赵希迈对刘隐居生活的赞美,可能是在某次拜访后产生的感触。隐居生活在当时受到许多文人的推崇,反映了人们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刘隐居》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中展现了隐士刘的生活环境与内心世界。诗的开头以“幽居杂岭云”描绘出刘的隐居之地,清新的空气和山间云雾,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接着,诗人提到“学苦常如病”,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学习的艰辛,表明即使在隐居生活中,知识的追求依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而“家和不见贫”则展现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尽管身处贫困的环境,但只要家庭和谐,便能抵消物质的匮乏。此处,诗人传达了隐士生活的另一面:内心的富足与和谐往往比物质的丰盈更为重要。
后半部分描绘春天的来临,雪消后“崖溜急”的生动场景,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寒烛半明灭”则展现出夜晚的静谧,蜡烛微弱的光芒似乎在映照出隐居者内心深处的真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与隐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居杂岭云:刘隐居的地点被山岭环绕,环境清幽,隐士的生活隐喻着远离尘世的宁静。
- 清过晋时人:这句话表明这种清净的生活超越了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强调了隐居的独特价值。
- 学苦常如病: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常常让人感到痛苦,反映出对知识追求的困惑。
- 家和不见贫:家庭的和谐使得生活中的贫穷感减轻,暗示着精神上的富足。
- 雪消崖溜急:融雪后,山崖的水流变得急促,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春近烧痕新:春天即将来临,留下的烧痕仍然新鲜,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 寒烛半明灭:微弱的蜡烛光线闪烁不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孤独的氛围。
- 通宵语意真:整夜的交谈让人感受到真挚的情感,暗示着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学习的艰辛比作疾病,增强了感受的深刻性。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雪”、“春”、“烛光”)传达情感和心理状态,形成强烈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强调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与知识追求的艰辛,同时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自由与清净,反映隐士的生活状态。
- 雪:代表着寒冷与孤独,同时也为春天的来临铺垫。
- 崖溜: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流动。
- 寒烛:暗示着孤独与温馨,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隐居者是哪个? A. 赵希迈
B. 刘隐居
C. 晋时人 -
“学苦常如病”中“学苦”指的是什么?
A. 学习的快乐
B. 学习的艰辛
C. 学习的趣味 -
诗中表现家庭和睦的句子是?
A. 雪消崖溜急
B. 家和不见贫
C. 寒烛半明灭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by 陶渊明:同样表现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山中与幽人对酌》by 李白: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本诗都描绘了理想的隐逸生活,但陶渊明更侧重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赵希迈则着重于与朋友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论文及文学评论文章。